【本報訊】灣仔告士打道前日早上7時許爆水管導致港島交通癱瘓,附近另外7條舊水管也有爆裂危機,上月初其中1條亦曾爆裂,水務署昨日決定調整策略,首先盡快開展橫跨告士打道的8條水管更換工程,工程半年內每晚均要局部封路。水務署亦會派員到美國考察,引入以可移動閉路電視鏡頭勘察水管的最新技術。
分階段封閉行車線
灣仔入境事務大樓對開的一條地底水管爆裂,經過接近21小時的封路搶修後,告士打道東行線昨日凌晨4時半恢復全面開放。水務署署長馬利德昨午與運輸署等部門會議後,就日前造成的爆水管事件,向受影響市民公開道歉。
馬利德指出,前日爆裂的水管在上月15日才通過聲納探測檢查,原定在明年初才進行維修工程,經過日前的教訓後,該署與其他政府部門已決定調整水管維修策略,率先維修橫跨告士打道的8條水管,初步計劃是在每晚10時至清晨6時,分階段封閉行車線進行工程,預期整條告士打道水管更換工程需時半年,並會盡快展開工程。他表示,稍後會檢視其他主要幹道的地底水管,也會率先維修。
前日爆裂的水管,附近水管上月初已有爆裂紀錄,被批評後知後覺,馬利德指上月初爆裂的水管接近中環廣場,與前日爆裂的水管相距達60米,該署已按機制視察接近爆裂水管的部份,加上是次爆裂的水管沿用23年,並非一條「老水管」,沒想到會突然出現老化爆裂。全港需要修復的水管長達3,000公里,在數量太大的前提下,他承認不能於短時間內維修全數水管。
擬引測水管新技術
馬利德又表示,現時採用聲納探測水管流量變化的檢測方法,有一定準繩度,該署已準備在下周派員到美國,考察上年才正式採用的檢測新技術,是以可移動的閉路電視鏡頭,在承受高水壓的情況下檢查水管,若考察後確定適合本港使用,會盡快引入。
有市民前日飽受塞車之苦,昨晨特別提早出門免重蹈覆轍。梁小姐家住離島,每日乘船到中環轉車往灣仔上班,「我嗰朝遲晒大到!巴士改晒路,下次改搭港鐵穩陣啲!」她昨晨特別乘搭早一班船到中環,「香港一年爆幾次(水管),我驚又爆過,驚又塞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