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聽過「果敢」。「果敢族」、「果敢王」……有點據地稱雄況味。充滿能量的詞兒:「果敢」、「果斷」、「果決」,都好man,夠勇氣,有承擔──不過原來只是Kokang的譯音。近日緬甸軍政府與果敢特區政府發生衝突,戰況激烈,雙方動用大炮等重型武器互轟。此夾縫小區忽地成為新聞焦點,才認識之。
果敢位於緬甸東北部,毗鄰中國雲南省,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首府老街。明清時屬中國,是明末殘兵敗將逃亡入緬後落地生根一族。1852年英佔,成為罌粟「金三角」。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禁毒停產發展賭業……
在電視上見到數萬難民湧入中國,他們扶老攜幼,惶惑恐慌地逃難,擠在狼藉的收容所,死守着千辛萬苦帶出來大包小包,前路茫茫……
每回戰亂,不管發生在西方國家或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緬甸……首當其衝遭打砸搶燒殺的,都是華人。中國為資深「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避暴秦而逃,在世界各地艱辛刻苦繁衍後代。才喘一口氣安定下來,卻因種種原因被排擠血洗,家業化成灰燼。
難道適應力強生命力堅韌,能果敢地捨棄,便得接受離鄉別井之考驗?直到永遠?為什麼總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