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院派藥一錯再錯兩度無更新紀錄 害失明婦10日食錯藥

安老院派藥一錯再錯
兩度無更新紀錄 害失明婦10日食錯藥

【本報訊】繼公立醫院發生藥物事故後,安老院也派錯藥。香港盲人輔導會轄下九龍盲人安老院疑雙重疏忽,向一名雙目失明的老婦,先是派發醫生已停止處方的藥物,繼而沒有按醫生指示,令她服食過量利尿藥之餘,卻減少服食補充鉀質藥丸。有藥劑師指,少食鉀丸可影響心臟活動能力,嚴重可奪命。社會福利署會調查事件。
記者:陳沛冰

入住九龍盲人安老院的一名約70歲的雙目失明老婦,於今年7月24日到伊利沙伯醫院腦外科覆診,醫生停止向她處方一種維他命B補充劑及一種抗癲癇藥物,但安老院一名當值保健員及一名登記護士沒有更新老婦的藥物紀錄,令老婦連續五日服食上述兩種藥物,其後該登記護士才發現出錯。

減利尿藥變多服劑量

揭發首次事故後一周,該老婦上月5日到明愛醫院老人科專科門診覆診,醫生將原來補充鉀質的藥物,由每日服食兩次增至三次;但將另一種利尿藥由每日服食40毫克減至20毫克。
但另一名保健員沒有按照醫生處方及藥袋標籤,更新該老婦的藥物紀錄,令她連續五天獲處方舊有的劑量,即食多了利尿劑,但食少補充鉀質藥物。
香港盲人輔導會院舍服務科總監梅小萍承認,事件中個別員工有疏忽,會作適當懲處,對此深表遺憾,向病人家屬致歉,已向社會福利署呈報事件。經多次檢查後,該老婦健康沒受影響。
她指,首次事故是因藥單不太清晰,醫生一方面寫上藥物療程依舊,另方面又寫沒有提供維他命B補充劑及抗癲癇藥,而當日醫院藥房沒有處方有關藥物,員工沒核對藥單,向她派發以往吃過的藥。第二次事故是醫生在轉介信寫上新劑量,員工疏忽未有留意。

缺乏鉀或致心律不正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表示,事件中以沒有依足劑量服食補充鉀質藥物較嚴重。鉀質是用以幫助心臟肌肉活動,缺乏鉀質會影響心跳,可引致心律不正,嚴重會死亡。該老婦可能本身缺乏鉀質,加上沒有按醫生指示減少利尿藥劑量,而利尿藥可令鉀質流失,故沒依足指引服食後果可以很嚴重。
他指,服過量利尿藥可令血壓下降,易頭暈引致容易跌倒;在不需要情況下服食抗癲癇藥則可引致作嘔作悶、失眠及頭暈,令血壓上升及心跳加速。

無專業護士派藥易出錯

【本報訊】本港安老院不時發生派錯藥事故,05年8月至去年8月最少發生48宗,當中涉及無糖尿病長者誤服糖尿藥,三名長者因血糖低入院,留醫期間死亡。雖然社會福利署已向全港安老院派發藥物安全指引,但問題未見改善。
醫管局06年曾發出內部電郵,指05年7月至06年3月有9名居於安老院的長者,沒有患糖尿病卻被處方降血糖藥。由06年4月至去年8月,該局再接獲39宗安老院派錯藥,令長者要入院個案。社署曾向院舍發警告信。

建議引入電腦紀錄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表示,配藥及派藥需接受專業訓練,安老院舍未必有護士或藥劑師負責有關工作,容易出錯。該會曾在部份院舍試行到訪藥劑師先導計劃,藥劑師協助覆核藥物。他認為政府應推行有關計劃,並在院舍引入電腦紀錄系統。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國柱表示,一筆過撥款令社福機構資源大減,令人手減少,即使指引已很詳細,員工未必能跟足程序。院舍又未能聘請護士,要以保健員代替,甚至由個人護理員代替保健員,他們未有接受專業訓練,容易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