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論:恐慌主導市場情緒 - 林少陽

立論:恐慌主導市場情緒 - 林少陽

昨日為基金月結,剛巧遇着A股大跌,恐怕將不少稍不提防的基金經理,殺個正着。昨日本欄嘗試從多方面的數據分析,看看目前是否有出現大跌的條件,至今證據仍然未夠充份。在這個關鍵時刻,與其提心吊膽,不妨放下成見,再三推敲,看看自己是否有走漏眼的地方。
近日港股夾在強勢的美股與弱勢的A股中間,我嘗試做一個不太科學的推算,看看港股是處於強勢還是弱勢。夾在A股與美股中間的港股,理論上表現應該是兩個外圍指數的中間值。昨日,上證綜合指數跌6.74%,而美股上周末跌0.38%,拉勻港股應跌大約3.5%,結果昨日恒指只跌1.86%;過去一個月表現比恒指更弱的H股指數,跌幅更只有1.36%。滬綜指過去一個月累跌22%,與A股唇齒相依的H股指數,過去一個月的跌幅不足7%,只及A股跌幅3成。可見,港股確實仍然是維持強勢,基本上看法與昨日分析資金流向的觀察結論一致。

港股仍維持強勢

從基本因素再作分析。絕大部份中資股份都已公佈今年上半年業績,A股上半年盈利平均較去年同期跌12.5%,但第二季平均較第一季回升34.5%。盈利跌的主要來自工業原料(鋼鐵、有色金屬及玻璃)及出口(輕工業出口、碼頭及航運)行業,表現優秀的行業亦不少,包括傳媒、IT設備及軟件、石油化工、建築工程、食品及飲料、醫療保健、電氣設備及電力等。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的整體經濟,並不是一面倒出現倒退,而且第二季的增速頗為明顯。
可以客觀考量的因素,基本上看過都沒有大礙。當然,指數仍可以再跌,皆因之前升得多,恐慌暫時掌管市場情緒。
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