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突如其來的「眼眉跳」,有人認為可預測吉凶,但頻頻眼眉跳可能是患上半面痙攣或眼瞼痙攣。有腦神經科醫生稱,眼睛附近的面部肌肉經常不由自主地抽搐,可能是神經線受壓迫所致,曾有大學畢業生長期受半面痙攣困擾,每逢面試也會因緊張而病發,後來接受肉毒桿菌素治療,病情大有改善。
記者:張文傑
荃灣港安醫院腦神經科醫生鍾天希表示,半面痙攣、眼瞼痙攣與柏金遜症等也屬於運動障礙病症,大部份病因不明。半面痙攣其中一個成因是腦神經第七條及分支,被隔鄰的小動脈壓迫,患者多數由眼部及額頭肌肉經常跳動開始,病情嚴重時抽搐會伸延至臉頰、嘴角或脖子等地方,有時也會因疲倦、情緒激動或工作壓力導致病發。
病人隔數月再打針
眼瞼痙攣的患者也會出現類似病徵,但影響遍及整個面部,鍾天希指病發初期患者會不停眨眼,其後雙眼更會經常不自主地緊閉,「五官好似揦埋一齊咁,開唔到眼,成日流眼水,部份人可能係遺傳。」
鍾天希指半面痙攣及眼瞼痙攣不會致命,與中風引起的抽搐不同,患者不會疼痛,很多病人起初會忽視病情,患病數年才求診,估計每年約治療五名半面痙攣的病人。
他表示,曾有一名男患者大學畢業數年也找不到工作,因為每次與陌生人接觸時,左面肌肉會不受控制地抽搐,見工時一緊張起來,抽搐症狀更嚴重,「幾有準備同幾有自信都發揮唔到」,患者屢次求職失敗後,漸失去找工作的動力,其後求診才發現患上半面痙攣,接受肉毒桿菌素治療後,解決困擾,成功找到工作。
以往治療這類痙攣症狀一般會使用鎮靜劑及肌肉鬆弛劑,但鍾天希表示,這會有昏睡等副作用,近年多選擇定期注射可用作除皺紋的肉毒桿菌素。
他指肉毒桿菌素的作用主要是破壞面部肌肉的神經末梢,令其不能傳遞可使肌肉抽搐的訊息,約九成病人注射後有改善,但這方法治標不治本,病人每隔數月至半年需再打針。他又指,眼及面部肌肉間中跳動屬正常,但嚴重至每日均跳動,或不自主地抽搐就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