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商廈供應緊 前景轉睇好

中環商廈供應緊 前景轉睇好

【本報訊】本港核心商業區中環,全新甲級商廈供應短缺,在經濟環境逐步復蘇之時,一直存放在勾地表內的中環街市商業地王早前首度獲發展商試勾;置地又打算將交易廣場富臨閣商場重建成寫字樓,兩項商廈建設蠢蠢欲動,反映各大發展商對商廈前景恢復信心。
中環商廈於過去兩年完全無新供應,雖然經濟環境受去年金融海嘯打擊,區內商廈租金大跌及空置率飆升,但幅度俱遠低於市場預期。以租金為例,指標商廈國際金融中心在03年沙士時期,呎租跌至20餘元水平,但一場海嘯冲擊,國金呎租仍可堅守90至100元,與高位比較跌幅不足五成,說明供應緊張的確可為租金跌勢帶來支持。

區內租金有支持

戴德梁行預計,未來兩年中環僅得鱷魚恤大廈1、2期及辰達集團大廈重建項目,以及陸海通大廈重建項目會相繼落成及可供租售,惟兩者總樓面都不足20萬方呎,難吸引大型跨國企業進駐。最快明年底落成、總樓面有約22萬方呎的麗嘉酒店重建項目,股東之一的中國建設銀行(939)將會進駐作總部,尚餘樓面才會供出租。
美聯商業董事黃漢成稱,本港經濟逐漸明朗,在中區商廈供應持續緊絀的情況下,中環街市商業地王首度獲發展商申請勾地,意味着發展商全面看好商廈市場的發展前景,以及對商業地皮的渴求程度。
黃漢成補充,過去數年,內地國企不斷對外擴展業務,都打算在香港設立辦事處方便對外往來,故市場對商廈需求有增無減,如上海商業銀行、中石化集團等近年都不斷吸納全幢或分層商廈樓面作總部。
中環街市地皮佔地約4.47萬方呎,可建總樓面約67.05萬方呎,估值逾67億元。由於項目發展涉及龐大資金,非一般中小型發展商可以負擔,故有業內人士相信,不排除有大型國企參與其中,希望在中環未來數年唯一可供發展的純商業地皮中設總部。

未來中環商廈供應

‧鱷魚恤大廈1、2期及辰達集團大廈重建 可建樓面:18萬方呎
‧陸海通大廈重建 可建樓面:15萬方呎
‧麗嘉酒店重建 可建樓面:22萬方呎
‧中環街市 可建樓面:67萬方呎
資料來源:戴德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