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伊利沙伯醫院的醫療事故無日無之,早在調錯嬰、打錯過期疫苗之前,已有放錯驗血報告事件。去年一名89歲老翁因排尿困難入住該院,其間感染肺炎獲處方抗生素,數日後醫護人員根據一份不屬於病人的驗血報告,更改處方,惟病情急轉直下,家人追問下院方才透露調錯報告,似有隱瞞之疑,病人最終去世。病人組織批評部份醫護人員不負責任,連核對病人資料等基本工作也沒做好,令醫療事故不斷。 記者:梁瑞琼
高齡89歲的鄧光宇患有前列腺肥大症,去年6月1日因未能排尿而入住伊利沙伯醫院,其間感染肺炎,獲處方抗生素治療,病情一度好轉。他的孫女鄧小姐稱,祖父入院初期仍然精神奕奕,當時醫生指情況穩定後便可轉送療養院,但數日後,祖父病情突然轉差。
鄧小姐追問下方獲告知調錯驗血報告一事:「我同醫護人員要求轉去私家醫院,佢先話唔知邊個同事將一份唔係爺爺嘅驗血報告放錯咗,醫生根據份報告改咗抗生素。」她引述該名醫護人員稱,該報告屬於另一名鄧姓肺結核(肺癆)患者,被誤放在祖父病歷檔案最上面,相信有關醫生未有翻閱其他資料引致誤會。留院三星期後,鄧光宇病情持續惡化,身上插滿喉管,在醫院度過結婚60周年紀念後,最終於該月25日去世。
醫生沒有核對資料
鄧小姐表示,難以證明更改處方是直接導致祖父死亡的主因,但醫護人員錯誤放置病人報告、未有核對病人資料等都是嚴重人為疏忽,事後更有隱瞞之嫌,至今仍不知有關醫護人員有否受罰。伊院接連發生醫療事故,鄧小姐認為該院醫護人員未有吸取教訓,「究竟醫院會唔會調查,可能連放錯報告嗰個都唔知自己犯錯,醫生護士又唔會核對病人資料,根本冇心做。」她坦言已對公立醫院失去信心。
伊利沙伯醫院發言人證實,醫護人員去年6月23日發現鄧先生的病歷檔案中,有另一名病人血液含有大腸桿菌的化驗報告,醫生曾在三日前(20日)根據該報告更改鄧先生的抗生素處方,經調查後認為是個別醫生未有覆核病人資料,但強調有關部門已通知上司及病人家屬,並一再提醒病房人員妥善存檔及覆核病人身份,以免同類事件再發生。
病人組織炮轟醫護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主席張德喜批評醫護人員無心工作,欠缺責任感,連核對病人資料如此簡單的工作也忽略,「所有報告上都有病人資料,望一下都係幾秒,就可以避免好多不幸事件。」他指公立醫院接二連三發生不應出現的錯誤,實在難以接受,提醒病人加倍留心,並多與醫護溝通。
伊院病人鄧光宇死亡示意圖
伊利沙伯醫院近年醫療事故
日期:23/08/09 事件:一名產後病房護士為5名初生嬰兒注射過期的稀釋卡介苗疫苗
日期:7/08/09 事件:三名醫護人員沒有即時為兩名先後出生的女嬰戴上腳帶,也沒有核對資料,令二人身份對調
日期:23/07/08 事件:院方為一名出生十多日男嬰注射過量嗎啡,導致男嬰昏迷
日期:20/06/08 事件:醫護人員誤放驗血報告,一名醫生未有核對資料,根據該份報告更改病人處方
日期:5/06/08 事件:43名病人的男女血液鐵質含量參考指數遭調亂,導致男病人的貧血問題被忽略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