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鄧光宇與妻子結婚60年,甘苦與共,家人為免鄧老太承受不了至愛離開而放棄生命,惟有隱瞞鄧伯伯的死訊超過一年。行動不便的鄧老太在結婚60周年當日還叮囑老伴盡快康復回家,又怎會想到是道別之時,現在每天仍靠等待丈夫回家的意志而活。
結婚60周年伊院度過
鄧光宇患病期間,鄧老太曾到醫院探望,並握着丈夫的手說:「今日係我哋結婚60周年,我執到屋企好乾淨,你快啲返嚟。」但鄧伯伯只能虛弱地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滿喉管,未能作出任何回應。孫女鄧小姐表示,爺爺嫲嫲十分恩愛,爺爺雖有眼疾及高血壓等疾病,仍堅持獨力照顧行動不便的嫲嫲,多年來從未見二人慶祝,但原來十分重視結婚紀念日。
雖然鄧伯伯去世逾一年,但鄧老太至今仍未知老伴死訊,鄧小姐稱,因嫲嫲曾說過若爺爺不在人世,她也會尋死,家人商量後,決定向嫲嫲隱瞞死訊,每當嫲嫲問起,家人都會以爺爺身在療養院等藉口回應,她便叮囑家人多探望爺爺。
鄧小姐說,隨時間過去,嫲嫲已起疑心,且不肯進食,更有焦慮、欠安全感及自言自語等情況,相信難以再隱瞞,但以她的精神及健康狀況,或未能承受爺爺去世的打擊,故只好見步行步,「佢家都仲有寄望,唔係驚佢會崩潰。」
謊言是否要一直說下去?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陳麗雲認為,要視乎婆婆的性格及身體狀況。若婆婆堅持要見丈夫,謊言早晚被識破,但若不執着要見面,可能婆婆已心中有數,隨着她的身體狀況下降,渴求見老伴的動機會減弱,一旦婆婆得悉真相,家人應鼓勵她發洩傷心情緒及避免獨處,以減低自殺或自殘的風險。
學者:長者願談死亡
陳稱,長者較成年人更願意談死亡,建議子女應盡量完成婆婆的心願,讓她開心及無憾的度過餘下的日子,同時減低子女的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