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遮打爵士再現遮打

八方人物:遮打爵士再現遮打

「遮打」這個人,去了又來,明明不在世,卻又將在矚目的中環地帶出現。
本地雕塑家朱達誠曾經為超過一百個香港名人、普通人雕塑人像,「他們(置地公司)說找我找了很久,我立刻就被感動了。」合理情況,人願意受哄就顯得可愛。置地趁着紀念公司成立120周年,特意邀請朱師傅為創辦人之一、前行政及立法局議員保羅.遮打爵士(SirCatchickPaulChater1846-1926)雕塑銅像。

遮打人物銅像浮雕置於遮打大廈門外。

雕塑家朱達誠
冼麗婷攝

「我感覺他一定在笑」

遮打花園集會留下不少香港歲月痕迹,港人對遮打道及2002年成立的遮打大廈也不陌生,置地廣場hightea是城中名人蒲點,遮打實在是香港早期的中環人。朱師傅看到晚年遮打半身照,創造的慾望立刻從心傳到一雙手,「感覺手痕,好有興趣替他造像。」曾為孫中山先生、董浩雲及霍英東等已故名人雕塑人像,朱達誠以往的作品多為亞洲人,遮打的背景令他特別感興趣。
來自充滿故事性的民族,遮打不是英國人,他是位處歐亞交界的亞美尼亞人。第一次世界大戰,大量亞美尼亞人被土耳其帝國屠殺之時,遮打早已在香港功成立業。18歲到香港打天下,最終成為商業巨子,他有份創位香港電燈公司及牛奶公司。1888年他夥同怡和洋行大班詹士.莊士頓.凱瑟克(JamesJohnstoneKeswick)創立置地公司,並力促中區填海,香港著名地標置地廣場的土地,就是當年填海而來。
生於印度加爾各答,終於香港,遮打與妻子及不少家族成員都葬於跑馬地墳場,他的不少後人已散居海外。「香港社會需要不同種族的人來發展,這才會令香港有活力,否則香港會死。」這是朱師傅對遮打這個人最大的感覺。創造之時,他由側面開始塑造既有歐洲又有東方氣息、帶着高加索血統的遮打,估量額、鼻子至嘴唇的高低立體輪廓。眼神望遠,眉輕蹙而威嚴,大鬍子下的嘴唇,掩蓋不了慈祥感覺,「我感覺他一定在笑,不可能不笑。」結果,他一星期做好泥像,毋須反覆修改,往後石膏倒模及鑄銅,足足要一年才能完成。
造像是後人的表述、藝術家的表述。功過不在一個銅像,它寫在歷史,讓人判斷。近一米高的保羅.遮打半身人物銅像將擺放於中環遮打大廈。置地公司舉辦的「流金歲月百年變遷-中環展覽」,回顧十九世紀開始的中區商業區發展歷史,將於9月1日至9月底在交易廣場的中央大廳展出。
記者 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