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隻大航運股相繼出半年業績,中國遠洋(1919)最誇張,舊年半年賺151億元人民幣,今年半年幫你蝕番成46億元人民幣,期內總運力55.4萬標準箱之集裝箱貨運業務,貨運量同比下跌21.9%。齋做集裝箱貨運嘅中海集運(2866)舊年仲賺緊6.9億元人民幣,今年行咗一半就蝕34億元人民幣,貨運量下跌11.4%。惟獨做碼頭生意的中遠太平洋(1199),仲有1億美元進賬,唔使見紅叫做跑贏九條街。
中海集運管理層話,7、8月份貨運量同運價已回升,加上有國策扶持,下半年有望改善。另邊廂,中國遠洋就冇睇得咁樂觀,話單從近期情況,仍好難講係咪真係復蘇得咁快。
中海集運單係8月,除太平洋航線外,均加價1倍。佢哋上月聯同全球14間航運公司簽署的《泛太平洋穩定協議》(TSA),講好8月開始,往返亞洲至美國每個櫃加價500美元,聽落好似改善唔少。
最壞情況似乎未過去
不過,連全球最大的馬士基集團,上半年單係集裝箱貨運量跌7%,唔見近10億美元,好彩有港口碼頭等業務撐住,唔係肯定唔止蝕5.4億美元咁少。馬士基更預期,全球運量仍供過於求,下半年表現只會保持平穩。
多間公司都唔敢講止蝕,不禁令人擔心經濟最壞的情況係咪真係過去。
呢次美洲航線有得加費,除咗係旺季因素,都反映航運公司之間的割喉式減價戰已暫告一段落。但唔減價係咪代表收入多咗?梗係唔係。有份加入加價行列的陽明海運早前透過傳媒表示,以目前的貨運量,連500蚊的加幅都好勉強,東方海外(316)更形容,歐美零售商根本唔敢買入太多存貨。
請教行內人,佢話自己有個經營百貨公司嘅客仔,前年好市時買落好多存貨,今年喺大陸只係買夠聖誕賣嘅items就收手,仲點敢大手入貨。
入咗貨嘅仲有航運公司自己,過去幾年不斷擴張運力、買新船。根據AXS-Alphaliner機構評估,目前全球閒置運力佔整體運力10%,今年餘下時間都唔會有改善。唔怪得中集運自己都爆響口話內地運力過剩,下半年要減。睇嚟其他航運公司都要一齊學佢做「龜仙人」,縮得就縮,齊齊度過呢個經濟寒冬。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