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把邊青資料交家長

准把邊青資料交家長

【本報訊】正當驗毒計劃備受批評,政府檢討私隱條例的諮詢文件建議放寬規限,社工或警方可把邊緣少年的個案資料,轉交父母或監護人,以便他們可更好履行本身責任。青年聯社召集人江貴生則批評條例倒退,不尊重年輕人私隱,擔心會影響家庭和諧。
私隱條例檢討諮詢文件特別指出,父母在打擊青少年濫藥問題上,扮演主要角色,父母希望知道其子女的經歷,而他們查閱其子女個人資料的權利不應被無理限制。
現行私隱條例沒有容許資料使用者主動把未成年者的個人資料,轉移給其父母或監護人,唯一獲有限度豁免的是警方。當未成年者被拘捕或受毒品毒害而拒絕接受專業人士協助,而警方有真憑實據相信未成年者可能會干犯罪行,以及其父母或監護人若得悉此事,會有助防止未成年者干犯罪行,警方便可把未成年者被拘捕或受毒品毒害的資料,轉交給父母或監護人。不過要取得真憑實據並不容易,若不獲未成年者同意,轉移資料在某些情況下便無法進行。
政府建議提供豁免條文,訂明如未成年者的個人資料,與家長及監護人履行照顧及監護有關,資料使用者便可將有關資料轉交給父母或監護人,以便他們可更好履行本身責任。政府認為條例應列明,只限邊緣少年的個案披露未成年者的個人資料。

否認為校園驗毒鋪路

此外,政府建議訂立機制,授權父母可同意更改未成年者的個人資料用途。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表示,有關修訂並非為推行校園驗毒計劃鋪路,因修訂只針對一些未必具有智力與能力明白和理解更改個人資料用途對其私隱影響的人士。
政府又建議限制父母查閱子女個人資料,若子女向資料使用者例如社工表明,不同意讓父母知道,父母便不可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