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讀者文摘》 - 左丁山

也談《讀者文摘》 - 左丁山

《蘋果日報》(八月二十五日)以全版報導《讀者文摘》申請破產保護令,閱之令人感慨。《讀者文摘》上任總編輯潘少權、前任總編輯馮強,馮強之前嘅總編輯鄭健娜,都算係左丁山老友,而《讀者文摘》轉載過自己嘅文字,自己又係長期讀者,當年背誦雜誌出版嘅WordPower學英文,對呢本雜誌好有感情。講純情,講乾淨,講文字嚴謹,《讀者文摘》在中文雜誌中,無出其右。不過現實啲講,追求高質素,一定要付出金錢,而質素與高成本不可分割,辦雜誌成日講慳錢、講節儉,就唔駛講質素嘅嘞。《讀者文摘》嘅商業模式係高成本、高質素,然後要求高廣告費,此模式已被免費互聯網衝擊至支離破碎,《讀者文摘》另外嘅收入係靠直銷,有咗ebay、亞馬遜之後,讀者文摘式直銷已經玩完。
《讀者文摘》搞到要申請破產,乃泡沫時代槓桿式收購之禍。二○○七年,私募基金Ripplewood以二十八億美元買入《讀者文摘》,舉債二十二億美元,現時每年付出利息一億四千五百萬美元。現在美國公司申請「預先安排破產」(pre-arrangedbankruptcy),重組後,Ripplewood之投資蝕清光,拍拍手離場,銀行(以摩根大通為首)就同意將債務削減至五億五千萬美元,取得全部股權。銀行做呢類貸款都幾笨吓,有downside(跌),冇upside(升),如果經營成功,Ripplewood賺得最多,現在失敗了,買家損失六億美元,鬆人了之,銀行就要孭起間公司,否則血本無歸,難怪美國有人話摩根大通係「傳媒大亨」,因為向呢間銀行借錢嘅傳媒,加埋起嚟,每年營業額仲大過「時代出版」。
幾個月前沙田凱悅酒店開業之時,左丁山第一時間試新,到酒店食自助晚餐,在內碰到潘少權,佢話已經辭去《讀者文摘》老總職,當時覺得有啲突然,因為佢好鍾意呢份工嘅。昨晚又在沙田馬會撞到佢,與梁覺教授、經濟W等人。潘少話佢休息過後,即將有新搞作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