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金融海嘯,在日本引發的其中一個連鎖反應是導致在職人士被裁員或減縮工時。家人相處時間多了,卻不是令彼此關係變得親密,反而令磨擦倍增。經濟獨立後,日本女人開始對不愉快婚姻說不,掀起一股休夫潮。
休夫一族,以三四十歲的女人為眾。穩定的事業基礎、經濟來源、人際脈絡,給了女人足夠的安全感,讓她們有信心為自己的人生重新作出選擇。若人均壽命為八十歲,以前的人會認為四十歲是中年,人到中年,人生已經定型,不可能重新來過。可是換一種思維方式,人生前四十年,減掉無知期,減掉求學期,減掉婚戀期,減掉事業搏殺期,真正為自己而活的時間其實不多,而未來仍有四十年的生命,更需好好經營籌謀。
有趣的是,在已婚熟女掀起休夫潮的同時,未婚單女卻樂此不疲地投身聯誼及相親活動,視嫁出去為人生至大目標。圍城論再一次彰顯了它的不可顛覆性,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卻想突圍。得不到的東西是最好的,失去的東西也是無法取代的,只是,手中擁有的,卻總是差強人意,現有的生活狀態,總是讓人無所適從。
人類一直奔走在追尋理想的路上:理想的人、理想的生活、理想的自己……常常沒有時間停下來,好好享受現有的一切,看日升、星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