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務院勒令整頓產能過盛的新舊能源產業,為濫貸而埋下的經濟泡沫「拆彈」。內地產煤第一大省山西已率先配合,啟動內地規模最大的資源企業重組行動,該省計劃將2200家煤企重組,規模大縮逾九成至100家,礦井數目亦由2598個壓縮到1000個。
礦井縮逾半至千個
按山西省計劃,在下月10日前,完成山西省內待整合的1053家中小煤礦的資產評估,掌握煤企之間整合資料,再上報山西省國資委備案,在年底前,參與整合的大型煤企基本上需要完成煤礦收購的資金及資產準備工作。換言之,煤企收購合併潮將在山西省上演。
而工信部籌劃重組水泥業大計,是擬於「十二五」期間,將人均熟料產能超過1000公斤的省份就要停批新生產線,據水泥網統計,浙江與安徽兩省均已超標。
至於新興產業,目前全國打造新能源基地的省份共17個,有些未規劃已有大批企業生產,最終由於成本問題令四分三光伏企業倒閉。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原料)生產商保利協鑫(3800)首席財務官兼執行董事湯以銘贊成中央決定,因為對他們的大企業有利。
大摩亦指,新政策在短期內產生負面影響,但長遠屬正面,利好現有龍頭企業。高盛認為中央今次調整表明該等行業確出現問題,同時其他行業的投資及發展力度,亦可彌補此缺口,故早作調整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