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公司涉誤導維修

建築公司涉誤導維修

政府今年5月開展「樓宇更新大行動」(下稱更新行動),協助舊樓業主維修。一間建築公司早前向多名舊樓業主聲稱可申請政府津貼,業主簽委託書後發現大廈非更新行動的目標樓宇,不滿被誤導。該公司解釋,事件起因是職員出錯,亦由於未取得全部業主同意,日前已拆走棚架,並向業主致歉。

黃小姐高齡母親獨居牛頭角定業樓,樓齡逾30年,無業主立案法團。今年4月,一間建築公司女職員多次上門游說委託承辦維修大廈,聲稱業主可申請房協「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及更新行動津貼,業主毋須付款。黃太因而簽署工程委託書,每戶共支付2.65萬元,大廈共15戶中已有9戶簽署。業主其後得知非目標樓宇不會獲資助,即去信該公司囑勿開展工程,但該公司上月底在大廈外牆搭棚,業主向多個政府部門求助。

負責人稱職員誤會

該建築公司負責人盧先生解釋,負責職員誤以為可助長者業主申領維修津貼,後來才發現上址非目標樓宇,加上非全部業主同意委託則工程並不合法,已下令立即終止工程,並於8月26日前拆走棚架。盧先生說,公司已內部處分該名職員,並向各業主致歉。
屋宇署及房協均指,無收到上址業主投訴承建商不誠實誤導而獲委聘進行工程。在收到定業樓業主查詢後,屋宇署及房協於上月中派員到大廈向業主解釋更新行動詳情,並研究定業樓業主個案。觀塘民政事務處則已安排多個部門與業主開會,商討如何提供適當協助。
房協又稱,不論是否屬更新行動目標樓宇,有財困的長者自住業主若符合「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格,及工程範圍恰當,均可個別申請津貼進行維修。
本報再聯絡業主,證實上址圍網及棚架已於本周三完成拆卸,大廈業主將於今晚(28/8)開會商討籌組法團事宜。
檔案編號:0730052

話你知:長者維修津貼上限4萬

「樓宇更新大行動」合資格樓宇分兩大類:第一類是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的樓宇(已截止申請)。第二類包括無法團、以及未能履行屋宇署發出的法定修葺令的樓宇,會由屋宇署、房協和市區重建局代表組成的督導委員會主動挑選,亦包括由立法會及區議會提名樓宇;被列入更新行動目標樓宇的業主,會個別獲發書面通知。
業主可獲相當於維修費80%津貼,上限1.6萬元。年滿60歲自住業主可獲全數維修費津貼,上限4萬元。長者業主須填寫申請表,「樓宇更新大行動」要在工程完工證明書日期前申請,「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須在工程動工前申請。房協電話:28943222
網頁: http://www.hkhs.com/chi/business/pm_obb.asp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