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診斷醫學發展突飛猛進,只要做個全身電腦掃描,即可檢查身上每個角度極細微的癌細胞,但胡亂及過量接受這類診斷,反有致癌風險。
以女性及長者較多
美國研究指,約2%癌症個案是因為接受醫學掃描時,接觸過量輻射所致,其中核子心臟掃描(Myocardialperfusion)的輻射量較高。
《新英倫醫學雜誌》刊登一篇美國研究估計,四百萬美國成年人在接受放射診斷時,接觸的輻射量達甚高水平,有潛在引致癌症的風險,其中以女性及長者較多。一個人每年從自然環境中接觸的輻射量,一般不超過3毫希沃特(mSv),3至20毫希沃特屬中度風險,超過20被列為高風險。
醫學檢查中以電腦掃描及心臟的掃描輻射量較高,前者約8個單位,後者高達15毫希沃特,如市民一年內接受多項掃描檢查,風險相對提高,接受檢查前應諮詢醫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