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打籃球接波時因衝力太大,經常出現俗稱「篤魚蛋」意外,手指頭即時又痛又腫,更不能伸直,手指關節及筋腱受傷,嚴重者引發槌狀指(MalletFinger)。有骨科醫生指,不少患者都忍痛繼續打波,或只接受跌打治療,令患處拖延數月也無法復位,關節面更嚴重磨損,令受傷的手指不能正常活動,甚至引發長期痛症。 記者:鍾麗霞
骨科專科醫生林國基指,槌狀指是常見的手指創傷,其診所幾乎每周也有一宗新症,但不少患者受傷後也未有第一時間求診,令患處惡化,「手指第一節耷咗落嚟,好似個槌仔咁,係最明顯嘅症狀,但唔少人以為休息一陣,唔痛就可以自己直番。」
關節屈曲逐步磨損
他表示受傷位置因筋腱或軟組織撕裂及鬆脫,故該截手指難以自動復原及變直,很多時受傷的衝力大,甚至連附近的一截小骨也被扯脫,在X光片上可以見到有小骨頭「吊吊吓」,無法復位。
運動受傷後痛楚不劇烈,很多人也不會立即求醫,曾有一名男病人,打籃球時弄傷右手尾指,比賽期間患處已隱隱作痛,但未有理會,未幾發現受傷尾指的首截關節不能伸直,最初誤以為只是普通扭傷,接受跌打治療,但敷藥逾四個月,受傷位置仍不能伸直,接受骨科檢查時才發現是槌狀指創傷,更有一截小骨骼移位,需以微創手術打入兩支鋼釘固定患處。若這名患者受傷後即時求診,或只需用手托或只打一支鋼釘,患處已能復位。
打籃球、排球及攀石等經常要用手指的運動,也容易引發槌狀指。林國基表示,槌狀指患者如不及早復位,該段關節長期屈曲,不能伸直,會令關節被逐步磨損,引發痛楚,若屆時才治療,只可做手術將關節溶合固定,患處會永久失去活動能力,更會「短了一截」,影響外觀。
另外,在球場「打茅波」拉扯敵方球員的球衣可引發名為球衣指(JerseyFinger)的嚴重傷患,曾有一名欖球球員在比賽期間拉敵方球員的球衣,扯斷了手指的筋腱,傷患困擾1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