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評山下:再論中國房產泡沫 - 黃元山

貸評山下:再論中國房產泡沫 - 黃元山

上星期對比過謝國忠在「泡沫驚夢」和張化橋在「房地產價格還可能大漲」所提出的相反觀點,引起了一點回響,包括在別報寫專欄的畢老林先生的引述。今天和下星期,我會嘗試分別評論他們的觀點,一方面,我認為謝國忠將複雜的房地產市場過份簡化,但另一方面我認為張化橋的觀察,對我們了解房地產市場沒有實質的幫助。
根據謝國忠的說法,假設中國的城市居民人均佔有住房面積為28平方米(約301平方呎),那麼樓房平均售價為一般工人7年工資的總和。聽上去是很多,但平均數一般都作不得準,例如香港平均工資中位數也不夠2萬元,就當2萬元計好了,7年工資的總和也只得168萬元,僅夠買些極小或極偏遠地方的單位。

工資樓價不盡掛鈎

另外,謝認為美國人平均工資是中國人的7倍,所以中美每平方米房價接近並不合理,但他沒有指出美國人住的屋大些,因為據以上例子計算,美國人一年工資,便等於住房面積為28平方米的房價,我肯定美國人不只買這麼細的房屋。所以,實際上中國人平均所負擔的樓價,不會是美國人的7倍。
至於中國房產是否供應過剩,長遠來說,只有政府的政策去配合調節,很難在現階段去預測10年、20年後的狀況。
最後,他預言中國資產價格年底會有一個小的調整,然後2012年美元因加息而轉強時,中國資產泡沫便會爆破。我認為他這個預言更難作準。雖然我也相信美國之後會被迫加息,但到時美元未必一定會轉強,因為美元有可能陷入貨幣危機而反倒轉弱。不過,話雖如此,就算美元未必轉強,中國資產泡沫仍有可能最終被炒爆。
我不相信任何人能百分之百準確預測中國房產泡沫會否被炒爆,遑論何時爆。中國房產泡沫和其他泡沫不同,比方說科網泡沫,是炒概念、炒空氣,沒有實質盈利支持;但中國房產泡沫並不是沒有實質支持,中國的實體經濟是整體向上,只不過是市場透支了之後的升幅。

政策得宜不致炒爆

若政府控制得宜,房產價格不再大升,最終實體經濟也會追上房產的價格,泡沫便可以有秩序地慢慢放氣。若政府揸得太緊,泡沫便提早爆破,反之,泡沫便會更大、更危險。爆不爆的關鍵是政府政策,由於無人能百分之百預知中國政府的舉動、措施和成效,我們只能各自衡量其中的值博率。
我想應該沒有人否認,中國房產泡沫是存在的。套用張化橋的說法,「該不該」爆,和「會不會」爆,是兩件事,但問題是,我們是否真的能知道中國房產泡沫「會不會」爆呢?由於篇幅有限,下星期繼續討論。
(中國資產泡沫瀕爆?之二)
黃元山
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兼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