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總告別記者會:不是很多朋友 沒有任何遺憾

任總告別記者會:
不是很多朋友 沒有任何遺憾

【本報訊】全球任期最長的央行舵手,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9月底正式離任,人稱香港「金融沙皇」的任總,昨在該局資訊中心歷史長廊前,舉行「志雲飯局」式告別記者會。接近40年為官生涯,任總所獲讚譽不菲,但爭議亦多,但他相信自己雖然「不是很多朋友的人」,亦不致樹立「死對頭」,又多次重申任內「沒有任何事讓他遺憾」(noregretwhatsoever)。記者:劉美儀

對於昔日被指官威凜凜恃才傲物,他笑說,只是年輕時「冇乜耐性」,心急想「做好呢份工」而已。致歉之餘,他亦希望隨着歲月淘盡戾氣,能以「平常心等待仲有35日」,任期終結的倒數來臨。
作為特區政府內,最後一位直接師承殖民年代財金精英的華人金融專才,任志剛在財金監管的履歷,本港無人能及,外界亦一直關注他退休後動向。他表示,9月30日將是他在金管局最後上班的日子,十‧一後有何去向?暫無具體考慮及安排。但對金融領域濃厚興趣的他,希望退休後可在中國及香港,這片他自言注入「熱情」以及志趣的祖國家園,以不同時空、不同方法,回饋公眾及國家。

國商倒閉曾想「劈炮」

從進場至離開一刻,全場鎂光燈對準任志剛「咔嚓」不停,歷史長廊上呈現的一幀幀任總舊照,從83年協助當時財爺彭勵治,「凶神惡煞」公佈聯滙的模樣,到98年與特首曾蔭權(時為財爺)及許仕仁,組成「殺鱷三劍俠」千億入市,指揮若定「托下巴」的神情,在閃燈閃爍的一瞬間,彷彿與任總台前身影混為一體,回顧着本港經歷過的金融滄桑史。
迷債風波多被視為其仕途生涯的污點,疑似他樣貌的「人形公仔」,在中環街頭被苦主拿來洩憤,其實早於91年,國際商業信貸銀行倒閉事件中,其紙板人樣亦曾成為存戶「糟質」的對象,有傳當年任職外滙基金管理局局長的任志剛,曾想「劈炮唔撈」。
對於辭職傳聞真偽,他說已記不清楚,但強調本身並非消極主義者,八十年代當局先後拯救了七間銀行,但國商母公司倒閉,本港分行雖然資可抵債,惟終難獨力生存,幾經判斷後,認為不救才是正確決定,儘管其間遭遇激烈抗議,不過存戶最終仍能取回本息,事件讓他再次肯定,面對危機要「鎮靜處理」,萬勿「自亂陣腳」,他深覺香港市民大眾具有逆境自強的優秀質素,能成為香港人的一分子,他說與有榮焉。
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剛獲總統奧巴馬提名連任四年,同樣帶領本港度過金融海嘯的任志剛,卻「冇得留低」,若有選擇,他會否此刻退任?任總不無觸動地表示,但凡選擇都是困難,「最好是別人同你選」,去與留已無關宏旨,「人生到了某個階段就要向前看」。

最捨不得金管局同事

臨別依依,他表示最不捨得局內上下同事,以及一直扮演監管者與市場資訊橋樑的媒體,曾被傳媒冠以「一招」、「七招」花名的任總說,會將自己的歷史功過,留待外界定論。

強調毋須改變聯滙

【本報訊】任志剛是唯一有份參與制訂聯滙而仍然在的財金官員,9月底他將離,但他重申聯滙政策適合本港外向型經濟,毋須改變,相信其繼人及特區政府,亦會繼續予以支持。
隨着國際金融形勢變化,人民幣前景非常優秀,美元及歐元在環球市場舉足輕重,亞洲區除了日圓外,便沒有具領導地位的貨幣,內地經貿實力不斷冒升,他預期,人民幣作為中國主要貿易夥伴的貨幣,將會逐漸獲得高度使用及接受。

千億入市「有些失望」

不過,人民幣要走向全面自由兌換,仍需一段時間。他說,短期內不會出現,本港要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便要充份發揮本地作為內地金融改革,以及人民幣逐步自由兌換演變的試驗場,面對國內市場仍存在種種限制,本港市場則屬自由流通市場的差異,本港應抓緊中港金融合作下,三互三通的發展機遇。
任志剛在其專欄〈觀點〉內,懷念港英時代財爺郭柏偉理財哲學時,曾提及「管得少管得好」的座右銘,對於98年入市干預,該局設計的雙向保證貨幣發行局機制,又要頻頻在市場「接錢」,似乎有違「管得少」的信條。
他回應說,當年政府千億入市,是因市場失衡,自由市場被炒家操控扭曲,他直言對此有些失望,彷彿「被多年好朋友(自由市場機制)違背」,但只要從維護公眾利益考慮,視乎需要作出監管與干預,便不難決定。
同樣,任總指出,迷債事件亦要區別是違規銷售所導致,抑或是百年一遇風暴下導致的信貸損失,因此要作出調查以監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