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送禮物不要等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送禮物不要等 - 李兆波

有朋友問「分手後的財務安排」一文內的個案是否真有其事?當中是多個真實個案。已有讀者在文章刊出後,來郵問及供樓分賬問題,我亦不只一次做司機,協助朋友到前男友家搬走物品。
物業及股票是較貴重的東西,由其中一方擁有的,分手後取回其佔有的部份,並不過份。當然經濟許可,當餽贈算是大方的表現,有時候送禮物時首先要令對方高興,就算將來分開,也可不計較,因為當時真的想受禮的一方高興。
令家人及朋友高興不一定要花錢,親手下廚,製作一些有心思的小禮物也不錯。不過有些時候金錢還是要花的,只要是在能力範圍以內。
送手機是不錯選擇,因每天都可用上,送禮的人可在事前與受禮人溝通,看看其需要。送給男士可考慮手錶、恤衫,或是鬚刨。送給女士則較多樣化,化妝品未必合適,因每個人皮膚都不同,事前多留意可使錯誤率減至最少。過時過節可考慮月餅、賀年糕點、果籃、盆菜、糉等應節食品,愛書的人可送書,也可考慮現金券,視乎當事人需要,多花點心思及多觀察可避免浪費。

良好理財習慣增和諧

有空可計劃與家人一起去旅行,去東京、大阪,或是廣洲、上海、曼谷都不是焦點,焦點是在家人健康快樂及可行動時,一起享受時光,留下美好回憶。此時此刻再談甚麼分賬已沒有意義,最重要是曾經可以一家人一起去旅行,當中當然要有良好的理財習慣及家庭和諧,否則靠借貸達成,便帶來更多紛爭。人生可健康地走一走,可高高興興地穿上別人送來心儀服飾的日子不多,可能少於7000日。
施比受更為有福,這代表你有能力同人分享,否則有能力時卻從未享受快樂時光,到家人愛人離世時便為時已晚。古巨基有首歌說「最心痛是愛得太遲,有些心意不可等某個日子」,大家真要把握。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
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

李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