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愛無心,唇無肉 - 孔捷生

探針:愛無心,唇無肉 - 孔捷生

正體字簡體字紛爭近期升溫,豈止大陸士林與草民眾說紛紜,連馬英九也加入意見,建言大陸人民「識繁寫簡」。別看小馬哥在台灣灰頭土臉,卻在海峽對岸有點人氣,惜乎面子有限。日前大陸教育部宣佈不擬恢復正體字,也沒有對「識繁」列出甚麼舉措,只恢復了區區五十一個異體字,這大概與馬英九的薄面成正比。
此外,教育部準備要對四十四個漢字實施整容手術,基於胡錦濤「不折騰」的聖諭,傷筋動骨就免了,卻無妨小打小鬧一下。於是「愛」依然無「心」,「親」依然不「見」,但簡體「親」字右下一小點略加整形,加長為一捺。莫非當局也覺出專制日久,人間親情太過淡薄,於是要化點為捺,讓「親」字拉長那麼一點,以匡正世風?大概不會吧。
本朝建政六十年,黨恩越隆,親情越少。文革時毋庸細表,太子黨中人鬥爭過父母的豈在少數?六四被通緝的學生領袖之一周鋒鎖被姐姐舉報,雖說其姐實屬被騙,但此樁「大義滅親」宣傳得家喻戶曉,而今連熱比婭的兒孫都要聯名聲討親人,其中一個兒子就在獄中接受電視採訪,真心耶?脅迫耶?反正都夠恐怖的。
再舉一例,近日大陸民意測驗顯示,超過七成人不願攙扶跌倒在地的老人家,皆因怕「麻煩上身」。如此世態,好像大陸百姓都人情凉薄,其實不然,只要政府出來號召、指令、攤派,人民就必須捐輸出無限愛心,為南亞海嘯、為台灣風災,我朝要形象,要統戰,便舉國人人爭先恐後,用大陸流行語就是「愛你沒商量」。這種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人間大愛」,正是政府所鼓勵所需要的。至於誰人欲為訪民、為死於豆腐渣校舍的難童、為「天安門母親」奉獻愛心,那就抓你沒商量!
再看簡體「親」字,除了化點為捺,還把下面的小鈎改為一柱擎天的一豎。有甚麼含意?大約是不讓「親」字生出根鬚,黨叫親誰就親誰,黨叫恨誰就恨誰,就像打樁機一般,把這種國家化的情感垂直植入每個人的心坎。最搞笑的是「唇」字,這個漢字本來無分繁簡,但教育部要把「唇」字左邊拖下來的一長撇縮短一半,整容後的這個字醜陋至極,叫人聯想起某位前外長的尊容,未聞其聲,先見其牙,更兼牙齦盡露,連有無牙周病都看得一清二楚。如此整容,馬英九當會捶胸頓足:哀我中華!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