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團體倡驗身代驗毒

青年團體倡驗身代驗毒

【本報訊】校園驗毒建議劣評如潮,政府醞釀推出微調方案,包括要學生、家長同時簽名同意,才將學童納入隨機抽樣的驗毒名單、驗毒結果要獲得學校、學生、家長三方同意,才可通知警方。不過,青年團體認為上述調整仍解決不了計劃「假自願」的本質,將向政府提出反建議,提議在學童保健計劃當中,以「驗身」代替「驗毒」,檢查學生身體機能有否被毒品破壞。

微調構思:須三方簽名

據了解,政府構思的微調方案,包括由最初只要家長簽名同意,就可把未滿18歲學童納入隨機抽樣名單,改為要由家長及學生本人簽名確認才可以正式執行。學生一直擔心驗毒結果會交給警方,令校園瀰漫白色恐怖,政府計劃修改細節,要得到學校、家長、學生三方面簽名同意,警方才能取得資料。有指若有合理懷疑該學童有黑社會背景,警方同樣可取得相關資料。青少年關注大埔校園驗毒試驗計劃關注組主席吳希彤認為,傳聞中的微調方案是個好開始,會繼續爭取,不要在快速測試剛有結果就將資料通知學校及家長。他曾向醫生請教,得知若服用了通鼻水藥、咳水、某些品牌的止痛藥,甚至喝了火麻仁,也可能在快速測試中呈陽性反應。他又認為校方只需得悉吸毒學生比例就可以,會再約見官員反映。

稍後將發起聯署及遊行

發起罷驗計劃的青年聯社召集人江貴生表示,微調措施仍改變不了「假自願」的本質,「畀學生簽字同意,一樣要面對家人壓力。」他們計劃9月發起聯署及街頭簽名,10月中發動遊行,要求政府撤回計劃。他並建議改以在學童保健計劃驗身,了解學童有否受毒品破壞身體機能,取代侵犯私隱、破壞師生、家庭關係的假自願驗毒。禁毒處發言人表示政府現階段會聽取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