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沙伯醫院產後病房事故頻生,病房內部氣氛緊張,據悉,自調錯嬰事件後,醫護人員壓力及工作量有增無減,或令出錯機會提升。部份待產孕婦及其家人認為事故涉及人為疏忽,難以避免,但相信院方會吸取教訓不會重犯。
工作量大或增出錯率
記者昨到伊院的產後護理病房外視察,不時有病人及家屬進出,病房內有數名醫護人員當值,門外有員工為探病市民逐一登記,見有記者上前拍照,立即以紙張遮掩,更有保安員巡視。據悉,自調錯嬰事件發生後,產後病房及婦產科病房醫護人員經常開會研究如何避免重犯,工作壓力大增,加上人手流失,護士工作量較大,或增加出錯風險。
伊院產科事故無日無之,有待產孕婦擔心事件會發生在本身子女身上,但「冇辦法」,也有市民認為人為疏忽難以避免。杜先生的太太兩日前在伊院分娩,他指,該病房護士做事小心,會清楚核對嬰兒的手帶腳帶,不知是否與調錯嬰事件有關,故不擔心打過期疫苗的事件重演。
年多前從內地來港定居的石先生表示,香港的醫療水平較高,發生有關事故感到驚訝,因過期疫苗或會對初生嬰兒構成影響,但事件涉及人為疏忽,無論在公私營醫院也可發生,不會對公立醫院失去信心。後天分娩的石太則不擔心醫院重犯,「她們經常都很忙,但服務態度很好。」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