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伊利沙伯醫院產後病房不足一個月內發生第二宗嚴重醫療事故。該病房一名護士因沒有檢查疫苗有效期,把已儲存了46小時的稀釋卡介苗,替五名初生嬰兒進行注射,比本來只可儲存四小時過期接近兩日。五名嬰兒目前有一人因本身有黃疸病需留醫,其餘四人已出院。院方認為該護士沒有依足指引核對藥物,已向她作出警告。有藥劑師指過期疫苗最嚴重可引致嬰兒出現敗血症。記者:陳沛冰、梁瑞琼
該名伊利沙伯醫院產後病房護士本月23日上午在病房雪櫃取出一樽已稀釋的卡介苗疫苗,未有檢查藥樽上的稀釋日期,便為四男一女共五名初生嬰兒注射,其後該護士再檢視藥樽,才赫然發現疫苗早於本月21日下午稀釋,一般應於稀釋後四小時內使用。
已向嬰兒父母道歉
院方為五名嬰兒檢查身體,證實無礙,當中一名嬰兒因黃疸病需留院,其餘已出院。院方已為藥樽剩餘疫苗作微生物測試,證實沒有滋生細菌;並已與嬰兒父母解釋事件及道歉。該院不同病房有既定檢查雪櫃時間,由數日至數周檢查一次不等。
伊院表示,調查顯示事件由人為因素引起,該護士沒有依循藥物核對指引,注射前檢查藥樽上的稀釋日期,院方已訓示該護士,監督其日後工作及會作出處分。據悉,院方認為事發在星期日,病房工作量較平日略少,但該護士仍出錯,明顯是人為錯誤,已向她發出警告處分。
伊院產後病房本月初才調亂兩名嬰兒身份,婦產科部門主管黃漢光昨被傳媒查詢時,不回應是否管理出現問題。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蘇利民表示,對員工未能遵從既定指引深表關注。
最嚴重可致敗血症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表示,卡介苗以減活細菌(即未完全死亡的細菌)製成,注射前才將乾粉狀疫苗稀釋,並需在已稀釋疫苗的樽寫上稀釋時間。一樽疫苗能為10名嬰兒注射。過期疫苗或會滋生細菌,最嚴重可引致嬰兒出現敗血症。打了失效疫苗的嬰兒,應於四周後補打。
病房藥物管理混亂
他指出,每間醫院檢查病房雪櫃藥物的程序不同,危險藥物每周檢查一次,包括數量及有否過期;其他藥物一個月或兩個月檢查一次。因嬰兒出生兩至三日後需注射卡介苗,建議醫院集中每三日為出生的嬰兒一次過注射,用剩疫苗則立即棄掉。
衞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李國麟表示,病房藥物管理一向混亂,局方應研究是否要增撥資源,改善藥物儲存、標籤甚至雪櫃分隔措施等。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主席張德喜表示,伊院必須調查是「員工冇帶個心返工」,或是管理上出了問題。
伊院注射過期卡介苗示意圖
伊利沙伯醫院近年醫療事故
日期:09年8月23日
事件:一名產後病房護士為5名初生嬰兒注射稀釋卡介苗疫苗時,疑未有詳細檢視藥樽上的稀釋日期,稍後才發現該疫苗早在兩日前稀釋,超過最佳四小時內使用的期限
日期:09年8月7日
事件:三名醫護沒有即時為兩名先後出世的女嬰戴上腳帶,替嬰兒佩戴及放上床時也沒有核對資料,直至其中一名女嬰母親翌日發現手帶資料不符才揭發兩名嬰兒對調身份
日期:08年7月18日
事件:伊院錯為早產男嬰輸入B型血,實際應輸O型血
日期:08年6月5日
事件:調亂43名病人的男女血液鐵質含量參考指數,導致男病人的貧血問題被忽略
日期:08年5月底
事件:兩名病人通波仔手術後死亡,其中一人手術後兩日死亡,另一人24小時內死亡
日期:07年10月
事件:一名手術室護士將一盆用作過濾已進行手術用具的清水,誤當消毒藥水,替超聲波導引器消毒,四名病人或受感染
事件:肺癌病人墮樓死亡,醫生誤診其腫瘤為良性,將肺癌病人的肝腎器官,移植給四人
日期:07年5月
事件:一名心臟專科醫生10日內為17名病人做通波仔手術,結果三人死於手術枱上
日期:07年4月
事件:院方進行首宗縮胃減肥手術失敗,中年漢被刺穿大動脈死亡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