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作為本港最大的銀行──滙豐銀行帶頭實行月結單和通知書無紙化,由今年10月11日起實行,合共逾10種月結單和通知書,將上載至滙豐網上理財。2011年1月1日起,向每名收取郵寄賬單的個人戶口收取年費20元,65歲以上長者、領取綜援或傷殘津貼的客戶則獲豁免。
年費全數用於公益事務
滙豐銀行亞太區個人理財業務總監鄭蔚彤表示,實行新計劃,旨在減少消耗資源,而收取年費20元,將全數用作社會公益事務,並非增加收費。初步電子化計劃包括5種月結單和6種通知書,包括信用卡、綜合戶口和滙款等,其他種類將分階段實行,推廣函件則在明年初進行電子化,客戶每年可收取兩次免費的郵寄賬單。
滙豐擁有超過400萬名個人理財客戶,涉及印刷品數量超過一億張。鄭蔚彤指,透過電子化計劃,希望至2010年減少四成印刷品數量,滙豐又會投放8,000萬元進一步推行電子化。她指,由計劃開始至今已動用2,600萬元,主要用作提升平台和營運開支,加上新增的8,000萬元,預料足夠至2011年使用。現時滙豐超過35%交易在網上進行,她相信客戶均樂於轉用電子賬單。至於下一步是否為商業戶口實施電子月結單和通知書,鄭蔚彤指,仍在研究中,目前已有逾10萬名客戶收取電子月結單。
滙豐會將每期新的月結單和通知書,上載至客戶的網上個人理財戶口,同時發出電郵和電話短訊通知客戶。所有滙豐網上理財客戶均可使用新服務,暫未開立網上戶口的客戶亦可申請。滙豐將捐出200萬元予香港家庭福利會,2010至2012年,將舉辦電腦或互聯網入門課程,向低收入家庭的父母長者等,灌輸基本電腦知識。為了減省營運成本,以及為環保出一分力,多間銀行推優惠吸引客戶轉用電子月結單,例如恒生、渣打及花旗等均以抽獎作招徠。
其他銀行未有同類收費
本報昨日向多家銀行查詢,恒生、中銀、渣打、東亞及建銀亞洲發言人均表示,暫時沒有向郵寄賬單客戶收費,日後視乎市場情況而定。
中銀發言人稱:「電子渠道是大勢所趨,客戶亦習慣使用電子銀行服務,會繼續鼓勵客戶使用,並留意客戶及市場需求,不時作出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