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糖尿孕婦易誕巨嬰BB可以好大隻 逼爆育嬰箱

患糖尿孕婦易誕巨嬰
BB可以好大隻 逼爆育嬰箱

【本報訊】白白胖胖的初生嬰兒惹人憐愛,但嬰兒「太大隻」卻會引發健康問題,今年上半年威爾斯親王醫院已有45名逼爆育嬰箱的巨嬰出生,中文大學兒科專家稱,巨嬰易出現低血糖及高血紅素等問題,大部份也要留院觀察,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孕婦更是誕下巨嬰的高危族。
記者:梁瑞琼

體重達四公斤或以上的初生嬰兒可稱為巨嬰(Macrosomia),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林鴻生指出,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大有可能誕下巨嬰,「嗰啲BB可以好大隻,逼爆成個箱,成身好多脂肪。」巨嬰看似很可愛,其實出生初期也有不少問題,故除了早產及不足磅嬰兒外,體重超過4.2公斤的初生嬰,也要轉往病房觀察。

初生嬰「成身紅卜卜」

林鴻生指糖尿病孕婦誕下的巨嬰非但不會血糖高,約三分一人反而會出現血糖過低情況,因為巨嬰在母體時可經由胎盤吸取較高濃度的糖份,令出生後血糖儲備不足,難以支持身體龐大的需要,故導致血糖過低,巨嬰一般可從飲奶補充糖份,但也有巨嬰要吊葡萄糖水維持血糖水平,患者一般可自行痊癒。
巨嬰普遍因血液較濃稠,會有「成身紅卜卜」的現象,林鴻生估計是受孕婦的荷爾蒙影響,令胎兒的血色素較多,血液變得較「杰」,但過濃的血液會令血液循環減慢,各器官的血流量減少,可導致呼吸加快,嚴重者更會影響器官功能,曾有巨嬰因血液太濃,需稀釋血液。
孕婦生產巨嬰須冒早產、難產及嬰兒鎖骨骨折等風險,約一半巨嬰最終要剖腹生產。林鴻生指出,並非所有巨嬰都體弱多病,該院每年約有1%初生嬰為巨嬰,今年上半年已有45名巨嬰出生,幸而大部份都健康,雖然肥胖孕婦不一定會誕下巨嬰,但母親的飲食習慣易影響嬰兒日後體形,故建議孕婦要保持均衡飲食。

林鴻生

超磅巨嬰肝大脷大

【本報訊】嬰兒體形巨大,有可能是患上罕有「貝克威斯威德曼綜合症」(BeckwithWiedemannSyndrome),患者不但身軀大,舌頭及肝臟等都大人一等,日後患癌症風險也較高。
林鴻生稱,體形巨大是貝克威斯威德曼綜合症的症狀之一,患者一般智力正常,但出生時多是超磅巨嬰,且有肝臟較大、舌頭大、突脷、耳朵有獨特摺痕、一邊手腳較大及小腸氣等症狀。
他指出,由於患者的症狀特別,通常在出生時已可確診,但早產患者因症狀不明顯故不易察覺,待足月後出現「突脷」才發現患病,一般可以外科手術改善舌頭及小腸氣等問題,但由於長大後患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患者必須定期覆診。他指此症屬罕有先天性疾病,成因不明,與孕婦的行為及飲食無關,威院過去10年約有兩至三宗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