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東山別墅 慘遭遷拆夷平步西關大屋後塵 改建商住樓宇

廣州東山別墅 慘遭遷拆夷平
步西關大屋後塵 改建商住樓宇

廣州的歷史文物再度遭大肆破壞!著名的東山別墅正步西關大屋後塵,走進歷史。位於東山口新河浦歷史文化保護區內的一批東山別墅,近日被發展商大肆遷拆,將改建成九層高商住樓宇。有業主回別墅時,竟發現自己房子已被夷平。

東山別墅、西關大屋、東山大少與西關小姐,都是廣州歷史不可或缺的部份,當地素有「有錢住西關、有權住東山」的傳統。上世紀30年代,西關是商業中心,商旅雲集,東山則是政要名人的聚居地,曾任中華民國財政部次長的廖仲愷、國民革命海軍造船總監的伍景英都曾住在上址。

多棟東山別墅遭清拆,僅剩兩棟(紅圈示)。

刻有花紋圖案的鐵閘,盡顯氣派。

曾是名門望族居住地

區內別墅清水紅磚、羅馬廊柱、獨門庭院、中西合璧,各具特色。每棟別墅都有其威水史、藏着名門望族、達官貴人的故事。廣州市當局早在2006年2月將這一帶佔地面積為62.9公頃的地方列為新河浦歷史文化保護區,區內不得建新樓,不能擅自改建、拆遷受保護的歷史建築,即使損壞亦需要按原樣修復。該保護區在去年10月更獲得世界大都會市獎的第二名。

 

部份別墅已出現裂痕,但仍看出大宅的格局。

西關小姐是當地文化特色。

不過,在官員領獎、保護古蹟措施獲肯定的同時,廣州市杰星實業則向市規劃局申請清拆許可,清拆龜崗大馬路江嶺下街東側地段的10棟別墅,並在原址興建一棟九層高、三層地庫的商住樓宇,建築面積近2.8萬平方米。杰星實業稱動工前已經辦妥手續,市國土房管局負責人則表示「符合程序」,但未有回應保護區內是否可以拆遷的問題。
廣州攝影師劉先生稱,他一年沒回東山的別墅了,日前回來時竟發現房子已被夷為平地,令他難以置信。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則稱,當局將老建築都拆掉,那歷史只會活在紙上,失去與現實社會的聯繫。「在保護區核心區域的東山別墅都被拆掉一大片,真不知恢復人文景觀特徵、協調地區歷史風貌從何談起!」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有關負責人感慨不已。
廣東《南都周刊》/《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