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需求續弱 溫總堅持放水

內外需求續弱 溫總堅持放水

【本報訊】拉動中國經濟復蘇的三頭馬車,當中外需與內需表現仍「有心無力」,鼎立之局暫只能靠固定投資獨撐。面對內外交煎困局,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上周末再到出口大省浙江考察三天,並於昨日指出,外需續面對下跌壓力,或會延續較長時間,內需亦難於短期內大幅擴大,故中央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積極財政政策與適度寬鬆貨幣政策。
首7個月7.7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新增貸款中,部份資金與股樓「共舞」,令部份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在7月中舉行的第22次全體會議上,表態指信貸超常規增長,可能引發的通脹風險和金融風險,並質疑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是否要變,上述觀點正好與市場普遍認為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已處於「明鬆實緊」。

不能對經濟盲目樂觀

不過,一切揣測隨着溫家寶「以不變應萬變」的定調而掃清。溫家寶指目前經濟確出現企穩向好,但回升基礎還面對4個「不」及4個困局,4個「不」包括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以及決不能盲目樂觀。
4個困局中,一為外需續面對下跌壓力依然大,可能延續較長時間,其次為受客觀條件限制特別是經濟運行規律制約,短期內大幅度擴大內需的難度很大,最後兩點分別為外需弱令一些企業的產能過剩的矛盾凸顯,限制經濟與企業飛升;與經濟發展缺乏應對危機能力,需國家政策支持,「我們正處在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
就是未走出經濟困境,溫家寶稱,堅持宏觀經濟政策方向不可動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全面貫徹落實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藍子計畫。
溫家寶亦有提到保持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同時要注重整體信貸結構,提高信貸質量與效益。
東方證券昨日提出,由消費拉動的增長需要時間累積,要保增長仍需加大投資力度,該行更指為免未來經濟加速失衡發展,政府要推出新一輪包括減稅減息的刺激經濟措施,始可以實現持續性經濟增長。

應對經濟及危機一籃子計劃

‧加大財政投入,全面擴大內需
‧繼續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大範圍實施產業振興規劃,實行兼併重組,淘汰落後產能,防止重複建設,發展先進生產力
‧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快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

經濟引擎
研設基金拓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成為全球經濟新動力「推動器」。全國人大常委會昨日召開,首次審議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草案規定,國家設立政府基金性質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資金來源包括國家財政年度安排專項資金,以及徵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等。

人大:調控經濟手段

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規模雖然未有公佈,但中國較早時已公佈,計劃在2020年前投資3萬億元人民幣(約4500億美元)開發新能源,較美國政府承諾在未來十年內投入1500億美元還要多。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汪光燾稱,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是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國已建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制度,從長遠看,附加資金規模會不斷擴大。不過,有證券界分析員指,可再生能源涉及層面比較廣,例如再生能源成本貴,國家需調整電價予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