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嘉瑞成為上市公司商會主席後,吸引更多藍籌加入成為會員(見表),代表性增加,加上董事禁售期風波後,為免再發生「上市公司不知道正諮詢甚麼」,港交所(388)在正式諮詢前,會先向個別專業團體進行非正式諮詢(SoftConsultation),加強溝通。
港交所會先非正式諮詢
上市公司商會現有200個會員,包括174間上市公司,其餘是會計師、律師及證券行,藍籌有15間,約佔恒指市值四成;大孖沙李嘉誠、鄭裕彤、李兆基、李國寶及何鴻燊的上市公司都有參與。滙控(005)暫時並非會員。
據悉,港交所擬於9至10月就上市公司關連交易、礦業公司新上市、簡化招股文件及中港會計制度事宜進行市場諮詢。商會總幹事黃偉明透露,現上市科進行任何諮詢前,會先向商會及其他專業團體作非正式諮詢,並有電話聯絡,確保市場人士知悉事情。
警告勿變成過份監管
面對金融市場千變萬化,監管機構不斷諮詢及修改規則及條例是理所當然,但羅嘉瑞警告,監管機構不應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變得過份監管。
舉例說,金融海嘯後,英國今年7月一份關於銀行及金融機構企業管治的檢討報告WalkerReport,當中建議增加獨立非執董的責任,每年至少花30至36天在公司。羅氏指,獨立非執董主要監控公司,實際運作決定始終由執董負責,無理由把重責推到獨立非執董身上。「雖然香港監管機構未有行動,但聞到個趨勢,金融海嘯後,全世界(在監管方面)偏向由一邊轉向另一邊。」太多監管,並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