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表現成為上周港股的指揮棒,大市完全跟貼A股升跌,即使不少重磅股公佈業績,對整體大市影響亦不大,令港股失去本身的「風格」。
無可否認,內地股市受政策因素影響甚大,政府寬鬆貨幣政策令A股於半年內上漲一倍,如今「動態微調」言論一出,市場即時憂慮政府將陸續推出收緊信貸措施,A股由高位下調兩成,這現象實非新事物,內地股市急升幅度往往令人意想不到,但下調的幅度及速度亦同樣可以很大,即使A股指數再下調一成,筆者也不會感到意外,問題的關鍵在於促使其下滑的原因,以及後市會否重拾升軌。
近日內地股市下滑主要是市場傳出銀監要求提高銀行資本充足比率,加強控制房地產信貸,以及擔心金融機構新增貸款持續縮減等,根本未有具體的利淡政策出台,但政府要求銀行的信貸活動規範化,令部份「不規範」資金流出股市或樓市,這反而是令大市下調的主要成因,筆者相信內地政府整體貨幣及經濟政策方向暫時不會改變,內地股市下跌仍只屬正常調整,而經過近日調整之後,短期A股將有反彈,市況亦較反覆。
長揸建行短炒交行
雖然內地股市主導上周港股表現,但大家亦不應忽略外圍市況及資金流向因素。筆者上周預期20300點應先有支持,只可惜受內地股市拖低,連20000點亦失守,今周在內外因素影響下,恒指料主要在19600至20600的千點範圍波動,候調整揀選優質股吸納的策略仍不變。
內銀股陸續公佈業績,上半年盈利與預期相近,但下半年淨息差改善及非利息收入上升,有助抵銷貸款增長放緩的影響,這情況對已公佈業績的交通銀行(3328)、工商銀行(1398)及建設銀行(939)均適用,惟考慮到建行的不良貸款比率低於工商銀行,前者撥備覆蓋率達150%,高於工行的138.2%,而交通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更低,成本控制較佳,在比對各項因素及估值之下,筆者仍建議建設銀行(939)作長線投資,交通銀行則作中短線買賣。
熊麗萍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建設銀行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