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僵化 跨境學童上學難

官僚僵化 跨境學童上學難

【本報訊】越來越多跨境學童由深圳湧到香港上學,但教育局等有關部門十分官僚,只根據口岸限額因循辦事,有北區學校辦學團體發現,當局突然不再酌情發出羅湖禁區紙給讀小五和小六學生,令他們無法和弟妹由同一途徑入境,且忽視學生需要,拒絕批准學校派校車入落馬洲接載學童,有關團體警告會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
每日從深圳來港上課的學童續升,料新學年會突破7,000人。六成人經羅湖進出,當局每年發出最多2,100張禁區紙予羅湖過境學童,以便他們可直坐校巴回校;落馬洲則是另一主要出入口岸,但當局每半小時只容許六輛校巴進入接載學生。

小五小六無禁區紙

在北區開辦多間幼稚園和小學的鳳溪公立學校行政總裁馬紹良指出,雖然羅湖禁區紙只限發給幼稚園至小四的學生,但要陪同弟妹上學的小五和小六生,都會酌情獲發禁區紙。不過,日前發現五名這類高年級學生在新學年不再獲禁區紙,他們在新學年將需與弟妹分道揚鑣上學。
本來學生尚可轉到落馬洲搭校巴,但馬紹良表示,鳳溪申請派兩架校巴進入接載110名學生,當局卻只批准一架進入,「咁剩低50幾個學生點搞?唔通等一個鐘後再返去載佢哋?」
他已向多個部門交涉禁區紙問題,「警方話係根據入境處指示,入境處賴跟教育局,大家推來推去。」落馬洲方面,環保署、運輸署和警方又互推。他表明若明日5時前有關部門仍未作出妥善安排,將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對學生安全問題,不可妥協。」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表示,羅湖禁區的道路屬單程路,目前的限額已屬上限,但認為當局應也發出禁區紙予跨境學童的兄姊;隨着跨境學童人數越來越多,當局應擴大落馬洲的候車區。教育局回應稱,羅湖禁區紙只會發予入讀北區幼稚園至小四的跨境學童;落馬洲正加建兩個校巴停車等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