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近日急速調整,有解釋認為是自3月初以來的升勢過急,而且估值偏高,最終觸發一次合理的回調。事實上,大升大跌正是內地股市的特性,現時A股的回落幅度接近兩成,反觀外圍及本地股市,只於上周美國公佈疲弱消費數據後略作調整,跌幅相對輕微。
是次金融危機,對中國而言是危中有機,國際相信中國可帶領亞太區及環球經濟走出谷底,今後無論是中國的數據公佈透露經濟增長的進度,以至資金較封鎖的內地股市動向,都將成為影響國際股市、滙市的重要因素。
中央或出口術撐
去年10月,內地A股便早於美股見底上升,令人相信A股更具前瞻性,近期的調整,除對港股造成衝擊,亦可能預警整體股市將面對一次較深度的調整。今次A股調整的原因,主要是中國次季經濟數據表現,增加了經濟將強勁反彈的預期,擔憂中央將轉變寬鬆貨幣政策。
中央去年底宣佈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措施,令固定投資增長速度加快,為次季經濟增長提供重要支持。在中央鼓勵銀行放貸支持流動性的政策下,槓桿效應的發揮超前,從貨幣供應總量以至短期貸款的增加,均指向熱錢流入股市、樓市的可能性,恐怕形成資產泡沫,惹起市場對中央即將收緊貨幣政策的揣測。
事實上,現時內地經濟情況強弱不一,增長主要仍依賴政府投資推動,而出口及外國直接投資按年跌幅仍大。為「保八」,中央仍需繼續推動消費及私人投資,更為下半年貨幣政策作出多番解釋,強調經濟復蘇基礎仍未牢固,下半年將保持「適度寬鬆」貨幣政策,並視乎經濟環境變更實施政策的方法,而不是調整政策的方向,但對貸款的流向將採取更嚴密的監控。
眼見中央至今實際收緊流動性的行動,只是透過發行央票、重批新股上市、推動創業板及外企回歸上市等,以較溫和的手法吸收市場過剩資金。近日內地股市的調整,反而減低中央以嚴厲手法為股市降溫的必要性。滬綜指一度跌至2900水平的短期支持,是去年10月底至今年8月初升浪,按照38.2%黃金比率調整的下跌幅度。若跌勢未止,再跌15至20%到2700及2500水平,為防調整變成股災,影響國慶前夕的維穩要務,預料中央將再為政策變調,推出干預措施及發表有利股市的言論。
先試19000關支持
AH股溢價已從高峯收窄28%,港股及美股短期調整壓力大增。港股可能先試19000的關鍵支持,若跌穿將進一步下探17433,即反彈38.2%水平。筆者估計,除非經濟確認穩定復蘇,否則全球央行仍將保持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
正如早前美國聯儲局延長購買長期國債的計劃,如果跌市加深經濟收縮的壓力,政府最後惟有繼續推出刺激經濟措施,受惠於復蘇及通脹展望的行業將繼續獲得支持,但波動性料將加劇。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