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專題】三年制新高中將於新學年推行,新制學生必修讀通識教育科,不少學校都自編教材。有教育團體指出,書商花數百萬元才編成一套通識教科書,教師在沒有額外資源下自編教材,猶如「土法煉教材」,質素參差,三年後便知將學生教成龍還是蟲。教科書商會發現,有中學抄襲教科書來自編教材,警告會向校方索取版權費。 記者:倪清江
教育局指通識科毋須有教科書,因此雖然各大書商都有出版,但教育局沒有作出審批。新蒲崗李求恩紀念中學決定不用書商的教科書,約兩年前開始根據教育局指引,籌備自編全部六個學習單元的教材。
「簡直係土法煉教材」
該校通識科目主任徐曉琦表示,書商的教科書各有長短,他們自編的教材參考了有關資料,再配合校本特色,「例如講能源發展,可以講吓新蒲崗嘅環境、啟德明渠,老師拿揑最清楚。」他指自編教材可隨時加入熱門社會議題,而且遠比教科書便宜,只是教師會較辛苦。
教評會副主席何漢權表示,其任教的風采中學通識科,有自編教材,也有使用書商的教科書。他稱,書商每套教科書投入數百萬元開發,教育局叫學校自編教材,卻沒有額外資源,「書商投入百萬元計,但仲有好多沙石,呢百萬計嘅錢,學校從何而來……簡直係土法煉教材!」
何漢權怒批教育局「高期望,低投資」,指出各校的自編教材質素,視乎教師的投入和學校對通識科的重視程度,「三年後(新中學教育文憑試後)就知將學生教成龍定蟲」。
「老師要有法律意識」
學校自編通識教材也有危機,香港教育出版商會會長王偉文表示,聽聞有學校抄襲書商的教科書來自編教材。他說,開學後校本教材有機會流出,書商屆時便會知悉,「推銷員會接觸學生、學校,就會知道,我哋會監察住。」一旦被發現抄襲,學校需負上法律責任,書商一般會與校方商量先收取版權費,「老師要有法律意識,要申請版權費,唔應該知法犯法。」據他所知,過去未有學校被書商控告侵權。
王偉文指出,書商投入500萬至1,000萬元開發一套通識科教科書,金額龐大,強調不是反對校本教材,只是會有危機,「以前老師未教過,佢哋工作忙,再添工作量,會唔會力有不逮?」
對於通識教育科,教育局的投入包括培訓教師教通識,以及設立通識科網上資源平台等。
教育界意見
新高中通識教育科資料
-學習範疇-
自我與個人成長:
單元1: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社會與文化
單元2:今日香港
單元3:現代中國
單元4:全球化
科學、科技與環境
單元5:公共衞生
單元6:能源科技與環境
-獨立專題探究-
運用三個學習範疇知識,就右列六個範疇撰寫一項獨立專題探究
傳媒、教育、宗教、體育運動、藝術、資訊及通訊科技
資料來源: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