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騙之必要 - 蔣芸

哄騙之必要 - 蔣芸

這個長途電話講了很久,似在開導朋友,更像是在對自己說,許多往事又回到心頭,許多悔恨原來到今天,還放不下,還不能原諒自己,因為當年少修了這一門課,電話中講的正是哄騙之必要。
專程從LV返港,本來準備照顧老母的吾友,才兩天已一怒之下,拂袖而去,這一對母女的感情很深,雖然一向分隔兩地,但她這兩年,坐長途機如坐巴士,在圖書館的工作,也請假多於返工,只因為八十八歲的老母親。多年前她已經講過,現在她是媽,媽是女兒,地位掉轉了,可惜這個媽比當年她做女兒時更倔更反叛也更難纏,使得她焦頭爛額徒勞無功之外,還要傷感情,不知何時,她變成了母親的假想敵,不知何時,她的愛竟變成了牢騷與委屈。
劉紹銘寫《老來頌》歌頌老人的優點與美德,讓已歸入老字輩的我們心有戚戚,自覺外在美欠奉,內在美可是愈來愈多,有點鬆毛鬆翼飄飄然,只不過,這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別人卻不這麼想,任憑多少美德也是錦衣夜行,人一老不討人嫌不痴不呆已是上上大吉了。
與老人相處,確實不太容易,但以我的經驗來說,甜言蜜語一定不可少,正面交鋒大可不必,碰到她疑神疑鬼之時,還得欣然受之,不惜將自己納入鬼神之列來轉移她的注意力,以免殃及無辜,譬如某一天,她忽說銀包裡的鈔票短少了多少,懷疑有內賊……你得快快設法補上之,說是她給了你卻忘了之類,老人家愛提遠事,不記近事,也只能什麼都順着她說,面對老人殘酷的批評,你要讚一句她快人快語啦,洞悉先機啦,至理名言啦……(這一點我可身受其惠,有時出言無狀,一箭射出收不回來之時,忽有人讚一句她呀……快人快語,唉!這時候,知道自己真的老了。)
想當年,回家省親,好不容易把母親哄到一家大酒店的餐廳,母女兩個,選了一張鄰窗的枱子,外面陽光燦爛,多美好的世界,多難得兩人橕枱腳,甫坐下,我的媽忽然大叫一聲:啊呀,在這個光綫下才看到你那麼大的兩個眼袋,還有呀,臉上那皺紋怎麼這樣多……左鄰右舍在她引導之下紛紛投射來的眼光可就別提了,然而在下也算是有急智的,趕快換上一副嬉皮笑臉,是呀…是呀,否則剛才怎麼有人以為我是媽,你是女兒呢……。
再尷尬,再蹩扭,再受傷,又怎麼能與她爭論誰臉上的皺紋更多,怎麼那一壺不開偏提那一壺……。一片孝心換來這般的對待,例子不勝枚舉,也是在經過許多無可奈何之後,才悟出這個道理來,與老去的親人相處,千萬不可以太認真的去逐樣講道理,逐句駁嘴,要哄哄騙騙,四兩撥千斤,要學學拆白黨如何騙富婆,也要學學大小痞子如何去嬴盡女人男人的死心塌地,這些學問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