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災十幾天後,馬英九坐直升機到重災區小林村,這隻綉花枕頭,又一次被災民抱住了。
在一片痛罵聲中,馬英九帶領一眾隨員向村民們鞠躬道歉,他帶頭彎腰之際,還特別吩咐隨員:「一鞠躬十秒鐘。」
看新聞看到這裏,禁不住「噗」一聲笑出來。
台灣真是一個時興「導讀」的地方,在台灣,做什麼、看什麼、吃什麼之前,都會有人煞有介事向你導讀,介紹這個,解釋那個,想不到,現在連道歉鞠躬,都有「導讀」:「一鞠躬十秒鐘」。
這「十秒鐘」不知是什麼標準?一個鞠躬下去,維持十秒鐘不動,是不是就比一鞠下去就直起身有誠意?
那麼九秒鐘會不會更好?長長久久嘛!豈不是悔得更加天涯海角?又或者,加倍,二十秒鐘,是不是道歉誠意也翻倍而上?若是這樣,幹脆「長跪不起」,那大概連死掉的災民也不忍心,會從棺材裏跳出來把馬英九扶起來?
或許,馬英九這時候還顧着形像,事先「導讀」,十秒鐘,一起鞠下去一起抬起來,免得有人鞠五秒有人鞠十一秒,有人彎着有人直着,七零八落不好看。於是統一時間,一二三,一齊鞠!八九十,一齊起!
「一鞠躬十秒鐘」,看着馬英九一個鞠躬下去,想着他彎着腰還要默默計時,一秒一秒捱過去,實在可笑。同時,也替台灣人可悲,有這樣的「總統」,還有什麼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