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 - 陶傑

一國兩制 - 陶傑

蘇格蘭以人道理由,釋放利比亞的炸飛機恐怖份子,法治是不是屈從於「國家利益」的政治?是一件很複雜而懸疑的事。
信奉陰謀論的一方,「表面證據」都成立,首先利比亞有石油,剛與英國石油公司簽了買賣合約,英國要急於做大生意,其次是西方需要卡達菲合作一起反恐。
巧妙之處,是首相白高敦剛與利比亞簽署了囚犯引渡協議,就像專門為此事鋪的牀墊,而且白高敦是蘇格蘭人。
但反面來看:第一,蘇格蘭司法獨立,而且主張反英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把持政局,英格蘭與蘇格蘭不和,英國的中央政府想拉攏卡達菲買石油,蘇格蘭的地方法庭,沒有義務為「敵國」的外交和貿易利益服務。
第二,蘇格蘭的法律,明明白白寫着:判處長期徒刑的囚犯如果患了絕症,本地醫生論斷,只剩三個月不足的性命,即使是希特拉,都能以人道理由釋放,讓他死在自己家。
第三,釋放這個利比亞恐怖份子,會嚴重得罪美國,因為當年炸掉的飛機,死者幾全為駐英回國渡聖誕的美軍。一個垂死的恐怖份子癌病囚犯,其人權的價值,能抵得上寶貴的大西洋兩岸傳統友誼?此話說不過去。
當然,以中國式的小人陰謀論,奧巴馬上任不久,白高敦訪問美國,遭到奧巴馬冷落,「懷恨在心」,這時正好報仇,反正工黨政府下台在即,英美外交留給保守黨一個爛攤,也就是所謂「埋地雷」,也符合「君子報仇十年未晚」的「東方哲理」。
與其說這是英國與利比亞要改善關係,「國家利益」干擾到蘇格蘭的法官裁決的陰謀,不如說是蘇格蘭地方政府想挑撥英美關係,從中搗鬼。
陰謀論者,十之八九心理都不成熟,像小學二年級課室拉幫結派的小孩。然而,本案引人入勝的地方是:最後決策促成放人的,是蘇格蘭的司法部長麥艾其。麥氏不是法官,而是政客。二○○○年,在英格蘭和蘇格蘭的一場足球賽,麥艾其是一名狂躁的球迷,在球賽之前,曾被拘捕。
可是,另一方面,論血緣之親,蘇格蘭人更是美國人的祖先。麥當勞就是蘇格蘭姓氏。蘇格蘭人對美國的感情在英格蘭人之上。
釋囚的動機,就變成了偵探小說。這是真正的「一國兩制」的紛爭,連紛爭的戲劇水準,也比東方另一個地區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