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政府公佈第二季經濟數據,本地生產總值扭轉劣勢,在連跌四季後回升,按季增長3.3%,隨着經濟改善,失業率亦有回穩迹象,維持在5.4%,香港經濟復蘇初露曙光。不過,因實體經濟仍未完全改善,陰霾始終未過。近期股市波動,樓市在連升半年後,最近升勢經已放緩,有專家認為,在多項利好因素支持下,縱使樓價升勢減慢,但整體樓價快將衝破海嘯前高位。
黃良昇:〞樓價破海嘯高位後將可能再升、下跌或高位徘徊〞
在資金市主導下,今次樓市升浪幾乎收復去年金融海嘯後所有失地,升勢十分強勁,高處是否仍未算高?未來走勢又將如何?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過去半年升市,只是填補金融海嘯後裂口,現已將全部裂口修復,並等待機會再升。「之前樓價跌突,唔好當係升,所謂跌突,即係樓價唔應該跌咁多。」他分析說,目前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最新報逾70點,估計整體樓價將於9月至10月間衝破海嘯前高位,即指數將升穿08年3月高位時的74點。他預期,樓價在第三季衝破海嘯前高位後,將會出現三種情況,樓價可能會繼續再上,或有可能掉頭向下,亦可能在高位拉鋸。
租金上升支持樓價
對於樓價於短短半年間急升兩成至三成,市場正擔心樓市會出現資產泡沫,黃良昇稱,目前只有個別優質或特色單位屢破97價,至於整體樓價與97年高位比較,仍有三成的距離。他認為,樓市未有出現資產泡沫,主要原因是租金正在上升,而租金上升即反映有實質基礎支持樓價,令樓價「無得跌」,加上本港第二季經濟數據好轉,整體樓價得以在高位企穩。另外,受惠於中國經濟增長迅速,香港經濟將持續向好。
供樓負擔比率維持健康水平
黃良昇指出,目前市民的供樓支出,佔家庭每月收入的30%左右,與1997年6月高峰時的85.4%相比,相差逾50%,顯示市民的供樓負擔屬於健康水平。私樓住戶的供樓負擔比率是根據一個面積600方呎的單位,現居私樓的家庭月入中位數24,500元,以樓價指數64.07點計算,如果息率不變,6月份私樓住戶供樓負擔比率為32.8%,每月的平均供款額為8,037元,供樓負擔比率與12年前97年6月的112.0%高位比較,屬合理範圍。
他稱,樓市氣氛暢旺,銀行資金充裕,不斷推出低息按揭優惠,有助減輕市民的置業負擔,加上存款利率下降,刺激市民加快入市步伐,資金湧入樓市,有利樓市向上發展。
許智文:〞下半年樓市有波幅〞
本港經濟基調好轉,業界普遍看好下半年樓市,但也有學者認為,樓市前景未許樂觀,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分析說,在經濟環境逐漸穩定之下,估計下半年樓價仍有機會上升,但因早前樓價升得快過整體經濟,故樓價將會橫行一段時間,而且將有波幅出現。他指出,樓市波幅主要源於樓價於短時間內累積不小升幅,令買家卻步,當單位賣不出時,市場便會自動調節,未來將會出現上落市,建議買家應小心入市。
樓市已出現泡沫
另外,許智文補充說,由於樓市上升速度高於整體經濟增長,加上樓價走勢與經濟基調背馳,故以目前樓市形勢而論,算是出現了泡沫。雖然本港經濟有復蘇迹象,但他認為,實體經濟未好,本港經濟能否收復失地,主要視乎失業率、市民收入及本地生產總值三大重要經濟數據,是否持續得以改善。
樓價升勢放緩 市場期待再升
隨着本港經濟改善,本地生產總值終止跌勢後回升,失業率亦反覆靠穩,加上市民供樓負擔比率,仍維持健康水平,樓市在租金支持下,未見資產泡沫現象,不過,樓價半年間勁升兩至三成,整體成交已開始減少,在貨源日漸短缺情況下,樓價升勢已放緩,市場現正期待整體樓價衝破海嘯前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