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先A後H」下周闖關

中冶「先A後H」下周闖關

【本報訊】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及港交所(388)上市委員會,分別於下周三及周四,審議全球排名12位的工程承包商、中國最大鋼結構製造企業──中國冶金科工股份的A、H股上市申請,中冶將以「先A後H」形式,分別在中港發行最多35億股新A股及30.015億股(含超額配股權)新H股,最少集資312.96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A股佔近54%,即最少168.48億元,H股部份佔46%,約164億港元。

擬兩地共籌逾300億

中冶分四大核心業務,為工程承包、資源開發、裝備製造及房地產開發,截至6月底手頭合約1801.88億元,上半年新簽合約117.63億元,該公司國外擁有7個鐵、鉛、鋅、銅、鎳礦股權,在國內則擁有4個鐵、鉛、鋅及石煤礦股權。此外,公司還具備3000噸多晶硅加工產能,明年產能會增至5000噸。
中冶的裝備製造業務主要集中在冶金尤其鋼鐵行業,但中國鋼鐵業重組及3年內不批准新增產能,或會對其業務構成不利影響。至於其25個在建總樓面451萬平方米房地產項目,主要集中在北京、重慶、武漢、上海和南京,16項土儲佔地面積為122萬平方米。
中國冶金科工08年純利倒退12.43%至31.18億元,預計今年會恢復增長28.3%,至40億元;上半年毛利率及淨利潤率,分別按年上升0.45及1.01個百分點,至11.88%及3.39%。
上市前其資產負債率高達94.1%,各項長短期銀行貸款及債券高達730.9億元,利率變動對公司盈利將產生明顯影響,加上上半年出現22.37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故中冶集資淨額中,約18%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