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耳聽到以下對答,A:「《機器俠》?中國版《變形金剛》?」B:「動畫特技?一定大製作啦。」C:「原來是劉鎮偉新作,他Cult慣了吧。」在香港,劉鎮偉等於Cult;在國內,其《西遊記》和《回魂夜》被電影系大學生視作研究教材,今次,還Cult到用機械人談情說愛,看來看他的戲,我們要先升呢了。
記者:蒙為亮
攝影:林栢鈞
劉鎮偉:
以「技安」為筆名擔任編劇,早年在英國學習美術設計,1990年與元奎執導《賭聖》成名,其後編導《92黑玫瑰對黑玫瑰》、《東成西就》及《西遊記》等七十多部作品,2005年獲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選為「中國導演100人」。
方力申:
暱稱小方,前香港游泳隊代表,後入娛樂圈當歌手,畢業於香港大學工商管理系,電視劇代表作有《甜孫爺爺》、《Y2K前的暑假》等,與鄧麗欣合唱的《好心好報》及《好好戀愛》,曾奪十大中文金曲獎。
《機器俠》故事大綱
2046年,高科技研究中心出產第一代人工智能機械人K-1(方力申飾),主腦林局長(曾志偉飾)秘密送它到一個小鎮試用,並委派公安隊長徐大春(胡軍飾)做監護人。K-1在小鎮充份發揮機械人實用及耐勞的長處,深深吸引了大春一直暗戀的同事素梅(孫儷飾),素梅一直不知自己心儀的男人原來是機械人,而K-1有程式設定不能與人類談戀愛……
電影界老頑童
形容劉鎮偉,好聽點叫「有格」,因同行密友王家衞與周星馳同樣有格,但我認為「怪雞」二字更貼切,反正國內把「Cult片」譯成「邪典」。《西遊記》、《東成西就》以無厘頭見稱,未至低能卻勁搞笑,鬧笑中又似想宣揚某些訊息,拍中國首部CG機械人電影,他說:「我是個細路仔,甚麼也夠膽試,失敗?Sowhat。」
方力申=方
劉鎮偉=劉
記者=記
劉:國內傳媒常說我是電影界老頑童,幾十歲人甚麼都玩甚麼都試,童心才是創作動力嘛,別人做了,我跟着做幹嗎?
方:我是劉導演Fans,《西遊記》、《92黑玫瑰對黑玫瑰》我看了超過三次,他不用屎尿屁也可以好好笑。最好笑是《東成西就》,誰估到梁家輝會扮女人、梁朝偉願意孖膶腸上陣?真想問導演怎說服他們。
劉:這問題不該問我,問梁朝偉吧,該問他為甚麼現在不拍呢?人有了一定的東西,就放不下輸不起。我可是個接受批評不怕批評的人,怕批評不會再進步。
記:那套是你最滿意作品?
劉:《92黑玫瑰對黑玫瑰》,我看粵語長片大的,新馬仔、鄧寄塵、白雪仙……我看得出神。我用粵語長片的犯駁位當Gag放在此片,例如芳艷芬探任劍輝監,獄卒竟好人到讓他們唱一首二分三十秒的粵曲,癲吧?還未算,道具監倉的鐵柱有兩個人闊度,不走犯才怪,所以《92黑玫瑰對黑玫瑰》中,梁家輝正是這樣搞笑地逃獄。這種戇居已夠好笑了,又何需屎尿屁?
方:最不滿的不會是我拍的《出水芙蓉》和《機器俠》吧?
劉:哈哈,其實你也演得不錯,我不會看錯人的,不過當然進步需時啦。《機器俠》只拍了一個月零七日,有更多時間會好點,特技方面可再作改進。說到我最不滿意的作品,反而是你剛才說得興高采烈的《東成西就》,因為沒甚麼投入感,我拍完每部電影也有屬於我和該套電影的獨立回憶,但《東成西就》只拍了二十七日就起貨,沒甚麼回憶可言。
一秒鍾情
《機器俠》開鏡時已惹來批評,有人指控CG令故事薄弱,有人直指他花八千萬人民幣拍國產《變形金剛》,劉鎮偉發火:「這是中國人妄自菲薄的黑暗面。」
記:為何找方力申做男主角?他似機械人?
劉:他似我心目中的機器俠,英雄從來都是人民偶像,現在的偶像要有型,形象要健康兼有俠氣,我定好故事大綱,就立即選定小方。《機器俠》其實是我的愛情篇章第二部曲,第一部曲是《出水芙蓉》,一套拍人,一套拍機械人,第一部曲講永恒的愛情,第二部曲講那種一秒鐘便愛上人的愛情。我相信感情可以很簡單,我與太太十八歲結婚,現在都託賴,所以一見鍾情於我來說是Work的。
方:這次是我首次參與大製作,人們常以為這是套打鬥片,但電影頭四十五分鐘講的都是種曖昧的多角關係,我愛他,他又不愛她,凡此種種的,而且也有很多Gag位。未看過電影的,請別先批評或下註腳,這樣對作品不公平。
劉:我最氣結的是宣傳一出,很多傳媒以中國版《變形金剛》批評我,甚至拿《機器俠》與《變形金剛》的照片逐張比較,我百思不得其解,兩套電影除一樣有機械人外,還有甚麼共通點呢?至少大黃蜂不會打功夫吧,我的就可以。為甚麼大家不容許中國有自己的機械人電影呢?人家拍就一窩蜂盲目追捧,自己友則不屑一看?中國的孫悟空最先懂七十二變,那麼孫悟空不是比變形金剛更早懂變身?不是變形就一定屬於美國,長他人之志有用嗎?我要向外國還以顏色,可能我的CG不及你,但我的機械人會建立人情味,我的故事設定中,沒有一個機械人是壞的。
CG只是包裝
看完《機器俠》首映,不爆結局,心裏暗笑:「咁都得!」這三個字套用在劉鎮偉作品,彷彿理所當然。除結局外有另一驚喜,就是方力申破格演笑片,不慍不火,明顯比肥皂劇《甜酸爺爺》時的幼嫩演技進步不小。
劉:《機器俠》從造型、選角到特技部份都是我親力親為的,我自己寫自己的,才能夠拍攝得準確,我是少有經常教戲的導演,小方應該領教不少我的惡言。
方:回顧這幾年,自己拍電影都是流於表面的,今次導演教了我很多,如聲演的重要性,以往我都是Chok樣為先,做了表情才念對白。今次,希望觀眾留意到我多了運用聲線來帶動動作,以前拍偶像片我慣了Take大頭Shot,有次導演發脾氣罵我:「Roll機之前為甚麼不先看看機位?左手入不到鏡頭你不知道嗎?」罵得對,哪一個身體部份要交戲,哪一個身體部份不用……
劉:得着都是你自己的,連自己都不着緊自己,那有人着緊你?你之後也要學精點呀。每個演員也會經歷這階段的,熬得過就有進步,電影很坦白,明買明賣,這次鄭中基也做得很好,他做開喜劇,做得好是應該的;方力申不慣做喜劇,做得順眼就必會令觀眾有好印象。最驚喜的是胡軍,之前看過他的《落葉歸根》,他飾演司機,今次少了份江湖味,卻多了份黑色幽默,面對今次搞笑之作,連他自己也說認不得自己,觀眾自然另眼相看,至於孫儷和小方的對手戲都多……
方:之前只在《畫皮》看過她演戲,她太厲害了,有場離別戲,導演一Roll機她立刻淚如泉湧,如按掣一樣,十分專業,也幫助到我入戲。
記:面對暑假這麼多大片,想過靠CG異軍突起?
劉:CG只是包裝和裝飾,《機器俠》一定要當愛情故事看,因為它真的很窩心,這才是賣點。用CG拍機械人談情說愛,還不夠特別嗎?電影越多良性競爭,對行業來說才是好事,這方面傳媒也有責任吧,只彈不讚,那還有觀眾入場?
後記:導演也升呢
《機器俠》大部份資金來自國內,宣傳自然着重國內市場,導演說:「原本的海報構思,是一隻戴戒指的機械手,但無奈過不到投資者一關,最後還是被迫用機械人做主打。這違背我意願,情況就像當年的《西遊記》,如果可在海報上寫上令人傷感的愛情字句,那我也不會被罵得狗血淋頭,不過現在我看開了。」看開,已是升呢的證明,北望神州,資金多了格調低了,有得也必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