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興集體回憶,本地波對小弟也遺留在回憶,由小時候跟爸爸邊咬雞髀邊看南精大戰,到中學時代猶如小粉絲般,找李健和及鄭兆聰簽名,坦白說,對上一次掏腰包購票入場看本地波,已是10年多前的賀歲盃。
早前有幸跟隨本地同事訪問南華班主羅傑承,這位集天使與魔鬼於一身的娛樂大亨,並未因身份而顧左右而言他,反而有碗話碗,分享本地球壇的利弊。當然小弟對於他堅持搞本地波仍有利可圖的想法,仍感到過份樂觀,本地球壇想全面職業化,或者像摩西分紅海般奇蹟出現才成事,但羅生對本地球壇的毅力絕對值得稱讚。
傑志巴塞化有料到
一隻手掌拍唔響,南華獨大,反而更難引起中立球迷的興趣;喜見傑志今季引入西班牙外援,更在香港首屆慈善盾以2:0擊敗南華。過去香港外援,7、80年代主流來自英倫三島,90年代就以巴西為主流。
向本地同事收風,從慈善盾所見,傑志由西班牙外援為骨幹下,打出小組短傳入楔風格,甚至連華將亦踢得如魚得水,新晉港腳盧均宜,更在右路如入無人之境。當然一場比賽不足以論成敗,但至少喜見本地球壇開始百花齊放,南華3,000萬大軍綽頭十足,傑志則巴塞化,還有沙田追隨和富大埔及天水圍飛馬腳步,以地區球隊姿態角逐港甲。
好,只要今季港甲搞得有聲有色,小弟拍心口肯定付錢看本地足球;香港絕不是沒有球迷,只是有甚麼方法吸引球迷而已。
文: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