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連續第二個月出現通縮。政府統計處最新公佈,7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錄得-1.5%,即使剔除了政府所有一次性紓困措施後,仍然錄得-0.3%。
指全球價格壓力消除
統計處昨日公佈,今年7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月下跌1.5%,較今年6月份的-0.9%跌幅更大。在剔除了包括電費補貼在內的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後,7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按年變動率為-0.3%,較6月份的相應變動率0.4%為低。在各類消費項目中,以電力、燃氣及水費下跌幅度最驚人,高達-42.3%,其他包括耐用物品、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及交通費都錄得-2.3%至-3.4%跌幅不等。至於錄得最大按年升幅是煙酒類,上升22.8%。
政府發言人解釋,由於本地及外圍價格壓力大致消除,令消費物價進一步放緩,屬全球現象,許多其他經濟體系亦正面對消費價格下調情況。受本地價格壓力繼續減退及進口價格持續偏軟影響,未來數月或會維持輕微通縮,屬抵禦環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衝擊的經濟調整過程。
浸會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認為,近月本港樓市、股市不斷升溫,巫認為反映市民看好樓市與股市,跟消費物價指數無關,不排除樓市與股市短期內仍會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