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婚禮的開支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婚禮的開支 - 李兆波

婚禮要多少開支,與要多少錢可退休類同,因人而異,視乎所要求的水平。有網站幾乎每年都做有關調查,一般指標為30萬元。問題是如果婚禮花費不到30萬元,這婚禮是否很失禮?
曾有一對夫婦年薪數百萬元,他們的婚禮極其簡單,只是在婚姻註冊處登記,及與家人吃一餐飯便是了。我不是說一個較為隆重的婚禮不對,但隆重不等如大花費。

隆重不等如大花費

我出席過不少婚宴,有的胡胡鬧鬧,有的千篇一律,甚少令人難忘。可見婚禮及宴會不一定要以金錢鋪砌。有朋友的婚禮是以借貸去支付,結果債務未還清便要離婚,每月要支付生活費予前妻,令債台高築。
令人有點遺憾的是,不少可舉辦婚禮的教堂,要信徒付上近萬元租借費用,時間僅2小時,是平常一般人一個月工資,超過一般人可負擔的水平。當然如以政府婚姻註冊處的費用看,此萬元是物有所值,但更多人相信、不少教會也承認,此乃收入模式,以增加教會收入,於是有更多人加入以開支去堆砌婚禮。

按個人負擔辦婚宴

此時此刻的現代社會,彷彿難以平常心看婚禮,當大部份人都計較人情多少,以人情衡量感情,因人情的分賬而引來不少爭議,比較好的選擇可能是,因應個人負擔能力,舉辦一個小型酒會,親友到賀目標是一對新人而不是場面,雙方家長的注意力也是一對新人而不是派頭、金飾及人情。負擔能力好一點的,可舉行晚宴,若婚禮過份集中收支及派帖策略等,那此婚禮是一項變了質的東西,參與決策的、上一代的名及下一代的,只會把錯的觀念延續。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