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行政院昨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個總預算和特別預算將出現高達4,660億元新台幣(下同,約1,096億港元)的赤字,累積未償還債務總額,佔前三年國民生產總值(GNP)的35.8%,創下歷史新高,而這部份尚未包括颱風莫拉克災後重建的特別預算。此外,台將分三年投入1,000億元(約235億港元)進行重建。
台灣行政院主計處昨預測,明年台灣經濟增長率為3.92%,並向上修訂今年經濟增長預測至-4.04%,此前的預測為-4.25%。當局指出,上述預測已將莫拉克颱風造成的損失計入,同時反映台灣經濟已由谷底開始回升。
赤字4660億 創歷史新高
此外,行政院昨還通過「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草案」,特別預算規劃三年編列,預算上限1,000億元。據悉,財政部門將賣掉土地銀行40%股權,估計可獲得400億元(約94億港元),另發債600億元(141億港元)。
對於外界擔心台灣將出現債台高築狀況,對台灣經濟不利,主計官員稱,至明年底,未償債總額佔國民生產總值前三年的35.8%,並未超過法定要求的四成上限,因此外界毋須擔心。
為盡快完成災後重建,特別預算條例與預算案將盡速送交立法院審議。內政部次長林中森指出,有關草案參酌921震災重建暫行條例訂定,規範公共設施復建與人員安置,簡化很多重建手續。重建原則是在確保安全無虞情況下「從寬、從速、從簡」,未來被視為危險的地區不能再列為居住地區,不適宜居住地區在領土規劃下應遷移地點,涉及土地與建物補償,草案也會建立取得遷移土地優惠與簡化手續機制。林中森有信心不到三年時間,就完成重建,目前已撥給地方政府66億元(約16億港元)作重建。1999年發生的「9.21」地震,災後重建以五年為期,其後延長兩次,共七年完成。
台灣《蘋果日報》/《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