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月至今的市場調整,幾乎可以用「殺人不見血」來概括。由上月底計起,恒指合共回落了619點,跌幅3%。然而,近年投資者的焦點,早已轉移至中資股份。衡量中資股份表現的H股指數,今個月累計跌幅已逾7%。而且,在中資銀行股以外,大部份成份股的跌幅,都在10%以上。
一直以來,投資者都是以恒指作為衡量股市表現的主要指標。然而,恒指主要由滙豐控股(005)及中國移動(941)控制大局,佔指數比重超過30%。近年兩隻股份漸失寵,不少行家都沒有持有以上兩隻股份,即使有,基金一般每隻股份的持股上限為10%,因此除了追蹤股指的指數基金,幾乎所有投資基金,不可能跟得上指數所佔的比重。
不幸地,今個月恒指的表現,主要由升近6%的滙控,及升1.7%的中移動大幅推高。如果沒有持有這兩隻重磅成份股,今個月投資基金的表現,恐怕會很難看。
本月長倉基金跑輸大市
恒指月初至今跌3%,相信沒有幾多個長倉為主的基金,會跑贏大市,相信佔更大比例的同業,在這個隱形的跌市中,隨時錄得雙位數字的跌幅。
這幾天翻看同文譚紹興兄談論「牛一調整的威力」,頗有先見之明。我們的基金自本月初以來,除了保持偏低的淨持倉量之外,亦已大幅減少高於市場波幅(beta)的股票,例如航運、內房及原材料股,但是月初至今跌幅仍然「緊貼大市」。
部份原因,是上月開始選擇性投資於內地A股及B股,持倉佔投資組合雖不足10%,已佔去月初至今超過三分一的賬面損失。資產配置對投資組合表現的影響,在今個月中盡顯無遺。
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