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視「電腦手」隨時無力揸筆

漠視「電腦手」隨時無力揸筆

【本報訊】在工作間或課堂經常使用電腦,回家後又長時間上網或打機會增加手部勞損的風險,有脊醫估計求診者中約三成是因為過度使用電腦導致手部及肩膊等位置勞損,當中逾一成人是患上俗稱電腦手的腕管綜合症。由於患者病發初期只有手部麻痹等輕微症狀,容易延誤治療,有年輕設計師便因拖延一年多,求診時連提筆也無力。

用一小時便短暫休息

隨着學校及辦公室電腦化,腕管綜合症患者有年輕化趨勢。脊骨神經科醫生林福傑指,近年患者以20至40歲人士為主,曾有一名30多歲的室內設計師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及執筆繪圖,發病初期只是手部有麻痹感覺,拖延一年多後病情加劇,「佢兩、三個月都痛到瞓唔到,甚至連提筆都有問題。」患者最後要接受長達七周的治療才康復,較病情輕微的患者只需接受兩至三周治療長。
腕管綜合症是因腕管內的肌腱發炎及腫脹,引致腕管收窄壓迫神經線引發。林福傑指,除了工作經常需要重複手部動作人士外,孕婦、肥胖人士、類風濕關節炎及痛風症患者,以及手部曾受傷人士也是患上腕管綜合症的高危族。
林福傑提醒市民,使用電腦45分鐘至1小時便要短暫休息,避免讓手腕長時間處於彎曲狀態,並配合簡單的護腕運動,伸展及加強手腕與前臂的肌肉與韌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