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告洋狀 - 奉己

老百姓告洋狀 - 奉己

河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李新民日前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同網民在線交流。在回答某網友「截訪是否合法」的提問時,李新民表示,「截訪是不允許的,中央多次強調不允許截訪。群眾上訪不僅是允許的,而且渠道應該是暢通的。就是我們信訪部門也好,我們的政法機關也好,包括我們的政府都應該認真接待群眾的上訪」。不過話鋒一轉,李書記補充說:「這裏面還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說這裏面有一些到北京來,就是群眾所說的告洋狀,到大使館的地方聚眾這個是不允許的,這個是給黨和政府施加壓力。有問題可以到信訪部門去,但是不允許告洋狀。」
「家醜不可外揚」是中國的古訓,倘若不是到了走投無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絕境,中國老百姓怎麼會去告洋狀?還是先來看看中共當局究竟是如何「認真接待群眾的上訪」的吧!罄竹難書的罪惡無法一一細述,安徽姑娘李蕊蕊進京上訪,卻在關押上訪人員的「黑監獄」中慘遭「看守」強姦,這只是最近發生的一起人神共憤的案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作為「黑監獄」的聚源賓館恰恰與河南省桐柏縣駐京機構有着特殊的「業務關係」。
告洋狀沒問題,關鍵是有用嗎?
雖然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害怕中國百姓的說法自清朝末年便流傳開來,但事實上,三者間類似「石頭」、「剪刀」、「布」般迴圈相剋的關係並不存在。況且,就算官真的害怕洋人,他們也可以煽動「不明真相」的百姓加以反制,否則怎麼會有義和團與憤青呢?捨得一身剮的老百姓沒有在淫威下屈服,非但「亂說亂動」不老實,甚或要製造「國際影響」,一貫標榜「偉光正」的中共當然會產生巨大的挫敗感。惱羞成怒的中共不許老百姓告洋狀,說穿了不是怕洋人,只是怕丟臉而已,畢竟中國人最愛的就是「面子」。為了保全面子,中共可以對訪民用盡種種見不得人的打壓手段,但絕不會改弦更張,從體制出發解決問題,因為當權者的腦袋已經在專制文化的醬缸裏浸泡了幾千年!
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不分立的現狀導致許多原本可以在司法體系內化解的矛盾無法得到公正的處理,於是上訪就成了老百姓尋求公權力救濟的最後手段。為了聲援許志永和他創辦的公盟,不平則鳴的鄭詠欣同學給溫家寶寫了一封公開信,其實這也是「越級上訪」的一種特殊形式。但即便溫總理能夠積極回應,把許志永從看守所裏放出來,那也是與法治精神背道而馳的人治的勝利。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右派分子當年的遭遇不正是如此嗎?上訪者今天的追求,並沒有更高級的意義。百分之九十九的「上訪專業戶」都有精神病,北大「叫獸」孫東東說得沒錯──要不是瘋了,中國人怎麼可能偏執的相信,那個迫害自己的黨和政府同樣會還給自己一個公道呢?上訪無用,告洋狀也白搭,「黨疼國愛」的鬼話不過是一廂情願的幻覺。在欠缺法治的社會裏,老百姓只能充當權力怪獸的掌中玩物,翻手為雲覆手雨,這,就是中國的政治現實。
奉己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