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傳來網頁,打開,最閃爍是一襲綠橙紫三色長裙,原來是七十八歲的潘迪華!眼睛凝聚數十秒,視線才能轉移到她身邊一眾獨立歌手如林一峰、at17、PixelToy、MyLittleAirport、Ketchup及ThePancakes,今次,愛創新的潘姐姐要Y世代翻唱她的名曲,證明歌曲是歷久不衰的。
記者:梁佩芬
攝影:楊錦文
場地提供:agnèsblepaingrill
潘迪華
原名潘宛卿,上海出生,18歲移居香港,26歲開始在夜總會演唱,1964年簽約英國EMI唱片公司,與TheBealtes是同事,先後在歐洲、以色列及中東等地演唱,歌曲由英西法泰柬到希伯來語皆精,1972年辦香港首個音樂劇《白孃孃》。
Ken@Ketchup
正職設計師,在新加坡修讀設計時接觸BandShow,驅使他與朋友組成Ketchup,走AcousticPop路線。2001年自製唱片,曾與林一峰及BathingApe的主腦Nigo製作音樂,今年推出全新英文唱片《HisMaster'sVoice》。
胡詠絲@PixelToy
Candy,正職平面設計師,獨立樂隊PixelToy主音,另一成員何山,主力製作電子音樂。2004年加盟黃耀明的「人山人海」,推出專輯及舉行音樂會,同時為吳日言、Kristy等歌手做唱片製作。
潘:潘迪華 C:Candy K:Ketchup 記:記者
聽歌學英文
香港Yahoo音樂網頁,竟把潘迪華撥入「台灣歌手」類別,事實她來自上海,二十六歲開始在酒店夜總會演唱,後來灌錄唱片,堪稱香港第一代獨立音樂人。
潘:香港社會常說甚麼年輕一代英語不好,其實聽歌絕對可以學英文,國語也可以。
記:你一來香港就唱英文歌?好像Ketchup的歌,全部英文?
潘:初來港只懂中文,我在上海讀到初中,只懂簡單英語,但沒辦法,我是長女,要養家,惟有靠自己學英文,看見幾個特別的英文字,就有興趣想去研究想去學,漸漸發覺聽英文歌真有用。小孩子聽歌後會琅琅上口,潛移默化語言會在腦內扎根。你知道嗎?以前真有聽歌學國語的課程,現在,一切以廣東話為主了。
記:你的年代,好像說國語及英語高級些。
潘:廣東話與國語真是兩種不同的文化,所以我知道自己的歌詞有文化。
C:唱英文歌還可以順便宣傳香港。
K:我在《RebeccaPan101Songs》唱片裏,看到潘姐姐站在人力車旁的照片。
記:你曾經在1965年擔任香港旅遊大使?
潘:是,常常在外國推廣香港,除了那首《KowloonHongKong》外,一個英國人還寫了《SolidGoldRickshaw》,講三輪車。還有一首,只在英國推出的《MyHongKong》,我希望可以找多些人重新合唱這歌,再用來宣傳香港,我的歌全由菲律賓人編曲,現在聽回也是節奏明快,沒有老土的感覺。
記:當年你唱英文歌,有很多唱片公司爭相錄用嗎?
潘:又不是,當年的樂壇以國語歌為主,其實我一直在歐美唱歌,到1958年才簽約倫敦的百代唱片公司。
記:你到過黎巴嫩的貝魯特及以色列唱歌,當地人是否特別熱情?
潘:嘩,他們好開心,又唱又跳,非常有氣氛。每到一個地方,我一定學首當地語言的歌曲,總有獨特之處,中國的民謠也好好聽。我的英文歌走成熟路線,國語歌卻很可愛,好奇怪。
C:因為主流樂壇要女孩子唱些可愛的情歌,耐聽才可以繼續紅下去。
K:潘姐姐的聲線比較沙啞,好特別,不算是主流聲音。
記:那時你是否像現在的獨立歌手,自行錄製唱片又填又作又做發行?
潘:算是半個獨立歌手吧!後來,我在六十年代回港,有間鑽石唱片公司,老闆是葡萄牙人,覺得華人唱英語歌是新興事物,當時方逸華也是旗下歌手。可惜我沒興趣再唱,叫他們放我在夜總會唱過的歌入唱片,選擇歌曲有自主性。
記:你是一開始就知道喜歡甚麼,抑或慢慢摸索呢?
潘:摸索出來!我也唱過自己不喜歡但觀眾喜歡聽的歌!如有人要我唱《茉莉花》,他們不明白,你要我唱,即是取我命,以為我唱了五十年就甚麼也能唱嗎?最近有個節目找我,唱三首,其中一首是《甜蜜蜜》,好多錢,要我唱些易投入的歌,沒所謂,我也會為錢而工作,但首要條件是自己唱得到。
開心歌詞有意境
年初潘迪華與at17開音樂會轟動一時,今次湊齊年輕一輩合作《潘迪華我的夢我的路我的音樂會》,重新製作她的經典歌曲,打破時空限制,將舊典變成今天的新歌。
C:我只看過潘姐姐和at17在年頭舉行的演唱會,聽到有機會合作開音樂會,只有一個反應:好!
K:根本沒想過有機會合作!
C:就算她要找人合作,也未輪到我們這些獨立樂隊。
K:她絕對可以找最當時得令的歌手。
C:音樂會對我來說好奇怪,不唱自己的歌。
潘:他們唱得比我更好。時代不同唱歌技巧也不同。
C:真的嗎?好開心。
潘:老實我根本不認識他們,只聽過唱片,年輕人聲線美,他們可唱回我年輕時的歌曲,就是最好。
記:之前,你與at17開音樂會,說過不准她倆唱你的歌?
潘:她們要唱《愛你變成害你》,根本未到那個年齡,怎唱?一定不好聽,我無理由害他們。今次,我希望他們唱回他們那個年齡時唱的歌,十八廿二的歌,是十八廿二才唱得好。
C:我快到中女階段了,還要少女?
潘:我對自己的歌總是念念不忘,一直有個夢想,希望每個年代也有人唱,有持續性。今時今日的我,難道還唱少女時代的情歌嗎?無論聲線及感覺也不同。要一個歌手常唱自己的首本名曲,是非常殘忍,你要我唱《情人橋》嗎?自己聽到也惡心。
記:今次音樂會,你會為每一個人選歌嗎?
潘:我聽過他們的聲線及風格,知道那些歌適合他們,最後選那首歌由他們決定,人不能首首歌也唱得好。
K:潘姐姐,你不是各類型歌也唱到嗎?連大戲也唱到。
潘:唱到不代表唱得好。
C:因為不是最精采,最適合。
潘:以前在夜總會,出了兩張唱片,都是別人的歌,有些不開心,我的啟蒙老師知道後,寫了首中英夾雜,就是Candy選唱的《你你我我》。
C:我喜愛歌詞,現在很少人會這樣填詞了:「我我我我我ILoveYou」,好輕快。之前,我三心兩意最後一聽到《你你我我》,知道不用再選了。
記:你會如何演繹?
C:活潑,熱鬧,有活力。
K:同樣,我選《SolidGoldRickshaw》正因為是一首開心的歌,現在唱卡拉OK,好像人人要邊唱邊哭,是否已沒人喜歡聽開心的歌呢?
潘:現在的歌詞要寫實,以前的歌是寫意境,不會要生要死,聽Ken的歌如《SentimentalJourney》,好浪漫,有點似LisaHorner,聽完好平靜。唉,現在人人都說不開心,其實只為個「錢」字!
記:是否覺得有錢就有安全感?
潘:現在最快的賺錢方法是炒股炒樓,輸了就甚麼也沒有,不腳踏實地;我以前,賺十元至少儲三元。
C:炒樓沒有安全感。
別讓觀眾牽着走
潘姐姐說:「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的位置。」今次自資開演唱會,在年輕一輩前又站在那位置?
潘:我1972年自資做香港首個音樂劇《白孃孃》,好前衞;今次與年輕一輩合作,也算創舉吧。
C:外國有很多年輕歌手唱長輩的歌。
潘:我不是好紅,但為何不可翻唱我舊作?我希望利用今次的演唱,改變人們既定觀念,如年老的歌一定悶,年輕的歌一定吵。
記:他們怎演繹你的舊曲?
潘:他們要把我的舊歌重新編曲,若要唱回原曲,又怎需要他們呢?Ken最乖,第一個交Demo。
C:那晚我們在潘姐姐家中吃飯,他已交貨了,嚇我一跳,太快了。
潘:專心一志做出來一定好。Ken,你首歌是做了三次?
K:有時又不能用太長時間做一首歌,過了熱戀期,一切歸於平淡。
C:對,甚麼感覺也沒有。
K:我覺得接觸一首新歌,當首次出現熟悉的感覺時,那時的創作感是最強烈,最能入戲。
潘:他們喜愛做這件事,不喜歡是逼不來的。所以,我明白他們寧做獨立歌手也不簽大型唱片公司的原因,因為現今樂壇是畸形的,常要歌手重複唱同一類型歌。
C:我也不喜歡。
潘:對!每次開演唱會,製作單位總要我唱甚麼耳熟能詳的歌,我總說已唱了幾百次,不唱,單位反駁:「你唱了幾百次,可是歌迷只聽了四五次!」
C:看低觀眾的接受能力,只能聽最熟最簡單的歌。
潘:你看,我們何來有代溝,大家想法也一樣。
記:上次你看《桂綸美演唱會》,不滿阿P喝酒上台?
潘:我跟他說,是否真要靠酒精放鬆自己呢?這是否沒信心的表現呢?喝酒後你能控制自己嗎?所以,今次我的位置是帶領他們面對「一般」的觀眾!
記:即是你歌迷?
潘:無錯。他們的歌藝不錯,唱現場只慣對着自己的歌迷,缺信心對着年紀稍大的觀眾。
C:以前,觀眾只看我,但今次專誠是來看潘姐姐,會驚。
K:真會緊張的。
潘:我給他們信心,像我以前唱夜總會,觀眾來自五湖四海,怎樣才令台下人開心呢?是學問。從前的觀眾比較客觀,好與不好也拍手掌;現在的,好硬,最愛柴台。還有,形象上也要改進,始終是表演,衣服不能求其。
記:你在宣傳海報上那襲長裙很漂亮。
潘:四十年前在西班牙買的!就像我的歌,歷久不衰,好的就是好。Candy,今次你可試試穿迷你裙。
C:不是嘛?我大腿好肥,最多露到膝上一吋。
後記:臨走,潘姐姐語重心長向我說:「你不入場不打緊,最重要是別非法下載歌曲。」一向口沒遮攔的我頓時語塞……我知錯,潘姐姐,我希望能答應你的話,唉。
《潘迪華我的夢我的路我的音樂會》
日期:9月18日8:00pm
地點:新光戲院
票價:$300及$400
查詢: http://www.cityline.com
電話:2314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