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兩年前收經,周圍有幾個雀友先後患上乳癌和子宮癌,令她終日忐忑不安,以為自己已踏入癌症高危期。我們會發覺患癌的人多在更年期後發病,這現象是否顯示踏入更年期就等於踏入癌症高危期?
更年期多在50歲後開始,大部份癌症的發病率也在50歲後逐漸增加,由此可見,年歲本身才是高危因素,而非由於更年期所致。但很多癌症的誘因,如雌激素補充治療、肥胖等,對更年期婦女的影響比較明顯,所以踏入更年期更須注意本身的健康和生活細節。
肥胖增子宮癌風險
飲食、肥胖和運動這三個因素互為因果,暴食、缺少運動會致肥。我們已知肥胖會增加患子宮癌的風險,也會令收經的婦女容易患乳癌,由此可見,單靠適當飲食和運動控制體重已可降低患癌的風險。另外,乳癌和子宮癌的癌細胞內發現荷爾蒙受體,令人以為女性荷爾蒙必然會導致癌症。
雖然臨床研究顯示,長期接受雌激素補充治療的女性,她們患乳癌的機率相對沒有接受雌激素補充治療的婦女,高出約25%,但接受雌激素補充治療的婦女不一定會患上癌症。事實上,雌激素是女性身體正常分泌的荷爾蒙,婦女即使已收經,其體內的腎上腺和脂肪亦會製造和分泌雌激素,因此我們沒有必要視雌激素為洪水猛獸。一些婦女對可能含有雌激素的食物(如雞或豆類)避之則吉,亦是源於誤解而引起憂慮。現時沒有證據顯示短期攝取微量的雌激素可增加患癌的風險,但如計劃長期服食高劑量的雌激素,便須請教婦產科醫生或家庭醫生。
撰文:香港防癌會臨床腫瘤專科施惠民醫生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