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專家教投資抗通脹

7專家教投資抗通脹

香港政府公佈第二季經濟增長,出乎意料按季回升,反映香港經濟走出衰退陰霾,但同時市場憂慮通脹重臨,長和系主席李嘉誠上周四表示,如各國政府不斷印鈔票,通脹遲早來臨。為免資產被通脹蠶食,專家提供多個抗通脹投資建議。 記者:葉敏儀

沈振盈:睇好黃金

英皇證券研究部主管沈振盈表示,若通脹是需求帶動令經濟改善,因企業盈利有實質增長,屬健康通脹,買樓和股票風險較低。若只因貨幣供應,或因滯脹帶來的惡性循環,買樓買股風險大增。至於香港或是「入口性通脹」,即外圍因素引致;其次是香港的必需品主要由內地入口,人民幣升值及內地需求上升,拉高本港物價。
他建議若非經濟好轉帶動通脹,低風險可買現貨金,中風險可投資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或商品期貨。

陳永陸:可購官債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預計,通脹會在今年第四季才漸見明顯,但因歐美仍未復蘇,故通脹程度不會太急。抗通脹投資,他建議買政府債券。他指出,歐美政府債券一般提供2至3厘債息回報率,足以抵禦現時相對較低的通脹。
至於股票投資方面,陳永陸認為,若通脹是由於經濟好轉引致,銀行息率會調高,生意亦會增加,故看好銀行股。置業亦是不少人抗通脹的工具,但陳永陸認為現時樓價偏高,如以投資炒賣為目的,風險甚高。

張佩儀:商品看俏

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認為,通脹不會在下半年來臨,若投資者想為通脹作準備,以免資產被通脹蠶食,她建議投資通脹掛鈎債券(TIPS)。張佩儀指TIPS派息率不算高,但票面值會隨通脹上升,債券價格波幅較細,屬穩健投資。不過,若市場出現通縮,TIPS之票面值亦有機會減少。
此外,她指出,通脹下能源及黃金價格都會上升,故與油價或金價掛鈎的指數基金,及受惠通脹的股票如地產或石油股,以至股票基金,都是不錯選擇。

麥萃才:TIPS可取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說,現時未見通脹壓力,即使有通脹亦不會太急,甚至或現通縮。
他推介買通脹掛鈎債券(TIPS),因與反映通脹的消費物價指數掛鈎,票面值會隨通脹上升,息率亦隨之浮動。但提醒TIPS屬美國市場產品,要留意港美通脹情況有差別。
他又稱,切勿為抗通脹而盲目投資,寧將資金做定期存款,因通脹時銀行存款利率一般較高,但注意定存時間不宜太長,以便隨息口變化而變陣。

林敬業:推薦人債

認可財務策劃師林敬業表示,一般衰退歷時兩年,要完成復蘇卻要5至6年,因此他認為,環球通脹不會太快發生。不過一旦來臨,香港會跟隨中國,較外圍國家先出現通脹。
他指抗通脹應選擇比本地經濟增長較快,而又有關聯的市場,故建議投資中國市場相關的投資產品。近期香港有多隻人民幣債券推出市場,林敬業推介人民幣債券,他解釋,最近推出零售市場的人民幣債券,雖然債息並不吸引,但長遠看好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勢頭。

林昶恆:買美長債

認可財務策劃師林昶恆預期,隨着經濟改善,本港今年通脹在2至3%水平,但指香港未有多印銀紙救市,通脹源頭主要來自內地物價,而中國物價未見大波動,故認為市場毋須過慮,因香港過去20年平均通脹在3至4%。
面對通脹,他建議投資美國政府30年債券,約4%息率,已能追上通脹。此外,他認為應重組個人投資組合至均衡基金,透過平衡股債組合來抵抗通脹及平衡風險。股票基金是另一選擇,尤其看好金融及地產行業類股份。

黃敏碩:吸保險股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認為,現階段不擔心香港有通脹,反擔心有滯脹(stagflation),即經濟停滯、失業情況未見改善,但卻出現通脹。
若一旦出現通脹,他建議留意貨幣基金、澳元或加元基金等博高息。此外資源股基金亦值得留意,尤其金屬股,他又偏好銅業。至於股票,他預期保險股潛力更勝銀行股,因保險企業除了業務穩定,亦持有較多債券及股票,債券享高息,股票風險雖較高,但可博更高回報。

部份通脹掛鈎債券基金開支

PIMCO環球實質回報基金H-RET
總開支比率:1.48% 管理及分銷費開支比率:1.30% 認購及銷售費開支比率:5.00%
首次認購費:3.88萬港元

MFS全盛通脹調整債券基金A1-INC-USD
總開支比率:1.35% 管理及分銷費開支比率:0.75% 認購及銷售費開支比率:6.00%
首次認購費:3.88萬港元

標準人壽-環球通脹掛鈎債券基金A
總開支比率:1.00% 管理及分銷費開支比率:1.00% 認購及銷售費開支比率:5.00%
首次認購費:7751港元

宏利-美國抗通脹債券基金AA
總開支比率:資料不詳 管理及分銷費開支比率:1.25% 認購及銷售費開支比率:5.00%
首次認購費:資料不詳

百利達環球通脹掛鈎債券Classic-Acc
總開支比率:0.99% 管理及分銷費開支比率:0.75% 認購及銷售費開支比率:5.00%
首次認購費:資料不詳

景順歐元通脹掛鈎債券基金B
總開支比率:1.98% 管理及分銷費開支比率:0.75% 認購及銷售費開支比率:資料不詳
首次認購費:2.73萬港元

富達基金-環球通脹連繫債券基金
總開支比率:資料不詳 管理及分銷費開支比率:0.50% 認購及銷售費開支比率:5.25%
首次認購費:1.94萬港元

標準人壽-歐元通脹掛鈎債券基金A-EUR
總開支比率:1.00% 管理及分銷費開支比率:1.00% 認購及銷售費開支比率:5.00%
首次認購費:1.09萬港元

東方匯理-歐元通脹掛鈎債券基金CAcc
總開支比率:1.15% 管理及分銷費開支比率:0.80% 認購及銷售費開支比率:4.50%
首次認購費:資料不詳

註:資料截至8月18日;前5隻為非歐元債券基金,後4隻為歐元債券基金
資料來源:晨星

買TIPS 港未普及

通脹掛鈎債券(TreasuryInflationProtectedSecurities,簡稱TIPS)在港並不普及,部份銀行或證券公司表示,沒有相關債券基金發售。
麥萃才指,部份銀行有提供,但只限網上銀行客戶認購,或經網上證券交易網站買賣。凱基證券有提供TIPS,但入場費100萬美金。參考晨星通脹掛鈎債券基金的開支比率,總開支比率由0.71至2.46%。

凱基提供購買TIPS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