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澳元恒指關係微妙 - 溫灼培

暢談滙債:澳元恒指關係微妙 - 溫灼培

近日傳媒報道,市場上有大型投資者傾向減持港股轉向增持澳元。這樣的資金轉移,背後的投資理念究竟是甚麼?
筆者過去長時間留意澳元與恒生指數間的變化,發現兩者之間一直有着緊密及相當微妙的關係。筆者把恒指與澳元滙價放在同一圖表上(見圖),大家可能驚訝,兩者的走勢是如此脗合,不單止大方向一致,就連一些小變化也大同小異。
以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一個股市,一個滙市,為何他們會如此相似?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澳洲的主要出口為銅、鐵、煤,而這些商品正正是中國所需,所以不難理解,因為中國現在已成為澳洲的最大出口國。

走勢極相似

正為此因,中國經濟強與弱,有否能力擴大基建發展,並對澳洲的銅鐵有着龐大需求,將對澳元滙價帶來直接影響。情況猶如金融海嘯期間,由於中國的經濟相較工業大國穩定,加上在此期間,中國未有減少入口工業用金屬,這正好解釋澳洲經濟在海嘯期間未見受到歐美經濟轉弱所影響,甚至到最近期更發出加息警告的原因。
現在我們明白澳洲對中國經濟的依賴,至於本港經濟又何嘗不受國內經濟所支配呢?更重要是,在恒指成份股中,有不少是國內大型企業,所以恒指走勢緊隨國內經濟變化這點實在不難理解。正因澳洲經濟與本港股市均深受國內經濟所影響,這便解釋了恒指與澳元的相關性。
當明白到兩者的相關性,也當明白不能夠看淡恒指同時看好澳元滙價。不過,有一點筆者必須指出,在附圖所見,恒指雖與澳元走勢一致,但是兩者的單位並不同。倘以百分比計算,恒指的波幅變化遠較澳元大。亦即,倘若投資者看好未來經濟以至股市,而不想放棄投資機會,但又擔心股票市場經過一輪高速攀升後或會出現一個較深層調整,投資者可放棄股市,選擇波幅變化相對較低的澳元作投資。萬一市況續升,手持澳元也可受惠;相反市況一旦出現逆轉,損失也可減至最低。加上澳洲央行給予的3厘息,澳元確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

可用作對冲

當明白到澳元與恒指的相關性,我們更可「某程度上」利用澳元對冲恒指的風險,或是借助澳元在槓桿外滙市場上的極長交易時段,把握一些港股市場不能把握的投資先機。
舉一個簡單例子,本月7日晚(周五),美國公佈了一個出乎意表的理想就業數據,非農業職位削減少於25萬。出了這數據後,投資者理解到這有助周一恒指有機會上升,但無從吸納。此時,投資者可在外滙市場率先吸納澳元,待周一港股市場開市後,把從澳元賺取的資金,彌補要高追港股的損失。相反,如7日晚當天公佈的數字是極之惡劣,投資者也可及時沽空澳元,彌補恒指下跌的風險。
溫灼培
恒生投資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員
mailto:[email protected]